礼部这些文人倒是对治水稻病害的良药比归去传信,在圣上面前得好处的兴趣更强,商讨一阵才选出了员外郎周博,与管事寺人张公公回京报信。
他一手捋着宋时脑后的头发,笑问道:“当年我们在武平时,你一个少年童生代父亲办理衙门,抚民理政,建那些工厂……展露的才具实在比本日的宋三元做出这些事更令人惊奇。我却从没想过那些怪力乱神的东西,你猜是为甚么?”
就是因为科举不考!
想不到穿越五百多年,换了一个王朝,蒸汽列车还是必定了要叫火车。
现在学他们桓宋理学的门生有了科考入仕的机遇,哪怕只是个明经科、算学科一样的杂科,也表示他们的理学成为朝廷支撑的支流学问了。
同业一名方郎中笑道:“米饭多是放上酒曲造酒的。可惜这治病的良药做不出好酒,看看色彩就像做坏的。”
莫说门生们喜极而泣,连教员们都冲动得难以矜持,竟要靠着紧紧握着对方的手来保持沉着,上前替弟子和天下儒生谢圣恩。
来观光的天使又是震惊又是厌恨,不由离培养皿远了几步,不肯多看。
宋桓二人听他们说话都听得口干舌燥,好轻易见钦差们豪情退去, 赶紧承诺道:“正该如此。院里已经遣人预备下香案了,我们先请出圣旨,接旨以后再观光。”
不但他们两人得封赏,这些门生也得了金帛御酒、银钱谷米之类的犒赏。发明野生雄性不育稻的赵瑞赵门生还得了其中书舍人的虚衔,赐了全套官服,当场穿戴起来,的确比中了进士还光荣。
归去报信也不能白手而归,总要有些能安圣上与太子之心的东西。
京畿出身的寺人和未曾亲手种田的进士天然不晓得甚么叫纹枯病,但传闻他二人于稼穑上又有新成绩,也替他们,替朝廷和天下农户欢畅。
天使们来此宣旨时, 但能见着一群穿戴划一的淡蓝色棉布直身的学子在房内繁忙。人手中持的不是精洁的试管, 便是盛着洁白的试剂的烧瓶, 令人一见便心生好感。
《周易・系辞上》云: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可而至……
礼官们也不嫌内官奉承, 一样满心崇敬地夸他们“成天下之志”“救万民饥馁”,恨不得直接吐出一篇花团锦簇的颂文。
宋时顺着他的话深思了一下,还没反出甚么,便觉他胸膛中传来浑厚的震惊,密切的声声响在耳际:
内官们满面堆笑,“皇亲”二字不离口, 不待宣旨便将圣上的态度都传达出来。
这么藐小的,在显微镜下都微若无物的东西,竟能形成连片水稻生出黑斑,茎叶枯萎,不结谷实……
嗯?莫非他当时候不该烧玻璃、烧水泥,建农家肥工厂?
养心殿王总管当场定夺:“咱家全听两位侯爷叮咛。请两位上疏朝廷,咱家选其中官与……”
宋时为这奇妙的缘分笑了笑,谢过太子殿下苦心安排,却不肯立即回京:“方蒙圣上厚恩,太子关爱,不敢白手还京。”
他们亲眼瞥见了封存在培养皿中的水稻纹枯病菌丝,和成熟后小小的褐色菌核,并在显微镜下察看到了其布局。
世人欣喜与神驰中,周员外与张寺人乘上船回京复命。留下的钦差亦不肯闲坐,纷繁换上他们的尝试服,带上包头软帽,进到尝试室……也就是看看、问问,上手摸摸不打紧的仪器,拿着拍照机拍几张照片。
世人走到院里,便见正对着大堂已摆好了条案,燃了香,因而礼官拿出圣旨,世人依礼而跪,先宣旨再赐金帛。
再好的学问,一日不能保送人当官,一日就不能成为这科举社会的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