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言为定!”
华长史方才说完这句话,四周十余名官员便围了上来,一个个带着分歧的神情望向文斌,或希冀、或惊骇、或担忧,林林总总,各不一样。
世事无绝对!晋军气势汹汹而来,偃旗息鼓而归,在明眼人看来,这此中疑点重重。或许在当前,楚国朝堂上还得空顾及文斌,毕竟因为白宗武一事,大皇子正深陷旋涡中。
“除此以外,再安排胥吏前去栗州各县以及别的各州,将此战况通报给各县县令及各州使君。马上解缆,不得耽搁!”
两刻以后,文斌等人回到楚军本阵中,这时已有标兵向孙大将军禀告军情,说是晋军已经向后撤退,阔别边疆。
“文侯!现在环境如何?晋军是否攻入北境?”
“曾辰!刘军!随我前去府衙!”
“下官领命!”
“郑校尉!安排禁军兵士当即前去四座城门,保持次序,并且奉告百姓们,晋军已经退去!”文斌方才进入城内,就朝着郑校尉放声大吼。
等文斌来到孙大将军跟前,只听大将军开口说道:“此役文侯功不成没!某代北境百姓向文侯致以谢意!”
“下官领命!”
话音刚落,华长史立即回身对一名官员低声交代一番,仅仅一会儿的工夫,这名官员就敏捷分开议事厅,朝着远处飞奔而去。
交代结束后,华长史转过身面朝文斌,拱手作揖,同时毕恭毕敬地说道:“文侯自边疆返来,想必早已怠倦。请文侯先稍事歇息,此处各项政务交由我等,便可。下官绝对不负文侯所托!”
提及来,也是因为文斌在栗州的所作所为引发韶王的重视,不然的话,韶王也不会这般大费周章。从某种意义来讲,文斌已不是畴昔的纨绔后辈,现在他已然进入强者的眼中。
“晋军已经退去,北境安然无忧!诸位不必担忧!”看着面前的一幕,文斌笑着点头说道。
见此景象,文斌也就不再推让,说道:“那好!本侯先去歇息,如果有何变故?需及时通报本侯!”
过了没多久,孙大将军收起笑声,开口说道:“统统有劳文侯了!这位韶王倒也深明大义,不愧为当世人杰!”
“大将军言重了!本侯身为北境察看使,这是本职地点,何来谢意?”
“哈哈!太好了!此次能休兵罢战,实乃百姓之福啊!”听到文斌所说,华长史先是放声大笑,随后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