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到底,皇孙二字是被天子想起来了。
濮阳也没在乎,二人一同登车回府。
卫秀不过扫了一眼,便令人推她往府中去。
卫秀缓缓道来:“战略便出在豫章王身上。诸王争位,老是不免。豫章王与齐帝类似,一样酷好吃苦,所分歧便在于齐帝畏事,凡事皆遁藏,而豫章王则高傲,又好权益。如此本性,能为陛下所用。”
卫秀却好似一无所觉,神采仍旧道:“此事还请豫章王在京早作定夺。”
宋齐眼下乱,国君偶然政务,只好吃苦纵欲,大臣们纷繁投其所好,亦偶然公事,国度显出破败之势,但若此时明君即位,要清算朝纲,也不是难事。
卫秀仍旧是波澜不惊的模样,口气也是轻缓温和,仿佛在说庭前花开普通风采温雅,可听她话中之意,又使得人激出一身盗汗。
她不该把公主放在心上。她本就一无统统,也不该当去期望获得甚么,她不该由着公主进入到她的心中,让她喜便喜,让她哀便哀。
卫秀看着路旁已落尽绿叶的树丛,缓缓启唇道:“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还是烟笼十里堤。”
传位与孙倒没甚么,可若皇孙继位,而叔王皆在丁壮,各自手握权益,便不是那么轻易对于了。
本觉得先生会冷酷对付,随之卫秀却令人停了下来,濮阳也随之停下,站在她身边,谨慎翼翼地看着她。
天子笑,连道:“先生过谦。”心中倒是狠狠一凛,魏国中哪是无隙可乘,清楚比齐国更令人担忧,齐国起码另有个太子贤明有远见,而魏之诸王,无一人可当国之大任。
濮阳茫然,卫秀看着她的神采,淡淡一笑:“江南,好处所。”
卫秀接过了手炉,搁在膝上,也道了谢,却不大去碰。天子一心在她所献之策上,便没有重视,直言道:“卫先生所言,齐太子贤德,有高远之志,将为魏之大患,”他说着,望向卫秀,含笑道,“不知先生如何得出此论。”
路上濮阳与卫秀说着天子会如何行事。若无不测,定会让豫章王完成任务。只不过,要助他完成任务,也一定非要将公主嫁他。齐遣使来京,是请魏助齐声望,使宋偃旗息鼓的,求亲还只是主要,前者达成,后者便在两可之间。
这一想,愁绪又上心头。
百姓是非常易存活的,只要国君不折腾,官吏不逼迫,三两年便可缓过劲来。一国再是破败,只要无内奸入侵,疗摄生息三五年,便能重现朝气。
这是知心之举,可在此时却恰好如锋利的刺普通扎在卫秀的心上。
二人并肩而出,到宣德殿外,只见内里天高气朗,令人气度开阔。濮阳微微叹了口气,与对卫秀:“阿爹夷易近人,非常好说话,但我在宣德中也总不安闲。”
“一样,若国君贤明,可力挽狂澜,救国于乱世。”卫秀抬眸看了眼天子。
濮阳愣了一下,旋即便明白卫秀的意义,她先是不敢置信,再是恍然大悟,接着便是喜不自胜,忙紧跟了上去。
天子叹了口气:“朕已大哥,此事本该后继之君去操心,我却还得防患已然。”非论干与齐海内政也好,搀扶豫章王也罢,不过是减弱将来齐国国力罢了,这本该是下一任天子的事,却也让他操心了。
窦回会心,忙取了个手炉来,与卫秀取暖。
“先生。”濮阳满怀高兴地追上来,望着卫秀,尽是嘲弄笑意,“先生但是妒忌?”
天子看了畴昔,濮阳便道:“齐太子之贤,天下共闻,齐国有识之士,痛心国政者,皆紧密环绕于太子身边,只待太子即位,便发挥抱负,救齐国于倾颓,君臣同心,来日恐将锐不成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