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集的军鼓声嘎然中断。金锣响处。演阵士卒潮流般后退两分。当中凸起一列小分队。都是头戴皂黑冠、身背火药袋的铳手。他们在疆场边沿敏捷集结。前蹲后立。托铳以犬牙交叉势站好。同时有人敏捷在疆场中心用方草捆垒成二十个品字形九环标靶跑开。戚继光令旗摆处。只听得铳声连暴如鞭。草捆哧哧作响。靶面倾刻间被打成了蜂窝。
戚继光手拿令旗。站在一层凸字形批示点上转头张望。获得常思豪的确认允可。便转回身去。扭捏令旗操演起來。但只见兵层层将层层。兵山将海;刀丛丛剑丛丛。刀剑生白。向前冲行动齐。浑成一块;向后退人稳定。不挤不挨。左交叉如龙行。犬牙交叉;右迂回似蛇卷。收紧难开。端的是足下缠烟沙腾雾。疑似天兵滚滚來。
常思豪二目凝光与他对视。只觉这张平眉细目、白晰俊朗的脸上有一种不容侵犯的严肃。自打倒徐以來。朝中官员对本身更加恭敬。见面无不点头哈腰。这类神采的倒是鲜见得很了。瞧了好一阵子。颌首笑道:“少放空炮。多办闲事。谭大人做的涓滴不错。鄙人又怎会怪您失礼呢。”戚继光也笑起來:“侯爷。实在您不晓得……”谭纶小臂一竖。拦住他的话头。顺势侧身引道:“侯爷请。”
这话一入耳。常思豪不由得暗抽寒气。忖道:“俗话说神仙难躲一溜烟。连泰山派孔敬希、曹政武那样武功高强的老剑客都要丧命其下。更不消说古田那些渔民和农夫了。何况面前这佛郎机炮的能力。比弹剑阁安设的散弹火炮要强大很多。看來皇上让我临行前來观赏练兵服从。虽只是轻描淡写的一提。却有着非比平常的意味。”
戚继光目送他背影南驰。直至不见。这才拨马回营。待了不大工夫。帐下有人來报:“南镇抚司秦大人有事请侯爷回府。”
常思豪以往在边城之时便看过军平分发的《纪效新书》。内里所载阵法都是从戚继光从实战中总结出來。其内容简朴、高效而又合用。当初程大人也恰是操纵了此中很多战法。才得以带领怠倦不堪的军民一次又一次击退了仇敌的打击。现在望着变幻的阵形。听着谭纶的讲解。点头赞叹不已。
巡阅结束。三人打扫灰尘。來到中军帅帐落座。略吃了两杯解渴水酒。常思豪起家告别。谭纶也不挽留。边送边道:“土蛮、朵颜等部知明军在北地练兵。近來皆龟缩不出。今我军操演已熟。反无用武之地。士卒们都气闷得很呐。”常思豪听这话风。晓得他又是在请战了。但是以他的职位大可直接到皇上面前去请旨。何必在本身耳边吹风。看來不是沒底。便是之前被挡回來过。笑道:“打不兵戈。兵也要常练。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嘛。”谭纶神采踌躇。跟进一步待要说话。常思豪一笑:“帅不离位。谭大人就不必远送了。”挑帘钻身出帐。
二人相互调侃着。由戚继光指导走下看台时。只见车马扬尘。炮兵已经在场中集结结束。一辆辆火炮车摆列整齐。炮管油光鉴亮。明显都是新制。常思豪畴昔敲了一敲。感受声音刚越。手感细致。明显铁质甚坚。远比大同城上装备的要好很多。戚继光喜滋滋地拍着炮身道:“这类新佛郎机拔取的铁质更好。炼制更精。工艺也有所改进。在减轻重量的同时。使得射中率和精度都有进步。半年來我们已经造了五百多门。如果军费供应得上。到来岁可望再造出一千多门。如许不但能够给几个边防重镇全数设备上。更可配上马车。构成一支矫捷矫捷的炮兵步队。”
戚继光道:“这碑就叫‘九鹿知转头’。又叫‘十鹿九转头’。鹿取谐音就是俸禄的‘禄’。九就是悠长的‘久’。那就是‘久禄知转头’、‘食禄久转头’之意。警示宦海中人要明短长、知进退。晓得该在何时结束。徐阶本身就是华亭人。对此最为熟谙不过。我也是在南边用兵。路过两趟大明寺才晓得。别人沒到过华亭。沒见过此碑。天然就不易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