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明首相 > 第二百八十章

我的书架

迩来因漕船漂流,朝廷复议海运,而百官惊骇风波。夫风波在海,,三尺孺子知之,短长自当有辨,海上风波,无妨大计。若主于河而协以海,以海运佐河运之缺,自可万全无虑。

刘体乾把王宗沐的奏本递给高拱,他一看,上写:

“户部何意?”高拱急头怪脑地问。

书办奉高拱之命,把他注籍四天来内阁收到的关涉漕运和广东的文牍,一一检出,已发部院题覆的,则将登录的事由择要呈上。高拱坐下细阅,一眼瞥见漕运总督王宗沐的奏本,乃条陈海运七事,已批户部、工部题覆,“如何回事?”他不由迷惑,更放心不下,叮咛道:“快去,叫户部尚书刘体乾、工部侍郎曾省吾拿上王宗沐的奏本来见!”

“户部已拨节慎库银一万五千两,王宗沐已雇海船三百余艘,募海员、岛人三百余。时下业已整备伏贴,漕粮也已运抵淮安,入淮便可到海。”刘体乾禀报导。

“甚么?!”高拱蓦地起家,“太卑劣,令人发指!”他大步转出版案,在中堂烦躁地踱步,“漕政到了这类境地,再不好好清算,对不起纳粮的百姓!”回身盯住刘体乾,“远水不解近渴,目下先想个应急之策,把本年的事办了。户部有没有应对之策?王宗沐有何建言?”

“元翁,户部不敢禁止。”刘体乾面无神采地说。内心却收回嘲笑:问谁禁止,莫如问谁同意更便于答复。朝廷里,除了你高新郑,谁还同意?就你高新郑,自恃全权在握,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停顿很久才道,“时下是王宗沐不敢……”

东邦多盗,而迩来有司全不为意,且务为蒙蔽,玩以殃民,民至有被杀被劫而不以报官者,曰:“官为不睬,徒益重寇怒也”。以故寇日猖而民日趋受害,无所奉告。此养乱之道,非细故也。愿公一并加意,则所觉得处所造福者不小矣!

“河运每年都是几十万上百万石漂欠,海运有漂欠也不奇特,何惧之有?”高拱道,但转念一想,反对海运的人正无借口,王宗沐担忧漂欠也是为保护海运名誉,遂道,“王宗沐有何要求?”

“漕制行之已久,冒然改制,恐科道非难。若改之,无妨付诸廷议。”刘体乾道。

“算是有个美满成果!”他低声自语道。

待刘体乾、曾省吾一到,高拱便烦躁地说:“记得王宗沐说过,海运当在蒲月前完成,可避风波,如何到现在还在条陈海运的事?”

刘体乾、曾省吾喏喏辞职。高拱还在踱步,口中喃喃:“要做的事何其多,何其多也!”俄然想到,海道在山东,山东巡抚已换人,需向他叮嘱一下,遂回到书案前坐下,给新任山东巡抚傅希挚修书:

“恰是王宗沐,不敢挽漕船入海。”刘体乾把刚才被高拱打断的话,说了出来。

“王宗沐建言改制。”刘体乾道,他给户部上了禀帖,言“宜先议优恤,并行连坐制。”

刘体乾噤口不言。

刘体乾道:“元翁能够有所不知,往者漕粮漂欠,虽因黄河决口而至,亦多有运军贪侵,凿舟自沉者…”

高拱不容刘体乾再说,打断他:“王宗沐?他建言海运最力,他有何不敢!”

“那是为何?”高拱更加迷惑了。

海运一事,乃仆日夜在念者。首运期近,望公大力助之,以期一举功著。仆不忧者,有公图计,必可望成。

海运事件,处罚详悉。披图即如见之。仆所望于执事者,可为不负也。

高拱松了口气:“那就好。”又感到不解,“那何故不上紧入淮出海?”

“元翁,闻有商家欲租船,海运货色北上发卖,山东已有商贾私造大船专做租船买卖。”刘体乾答,“本部所忧者,乃漕粮海运,则民船必如影随形,海上贸易,自南而北渐次鼓起。如此,海禁国策全线冲破矣!”

推荐阅读: 抗战之血染长空     随身带个侏罗纪     祖宗登场     透视天瞳     无形之罪     女配在上     萌宠小甜妻:大神难攻略     这个主播真离谱,赚够200就跑路!     烽火之民兵崛起     火影之傀儡操控师     神医药香:山里汉子农家妻     美人谋,凰妃太嚣张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