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端坐椅中,望着恭恭敬敬施礼的张居正,暗忖:叔大说某之才十倍于他,或许夸大,但倍于他还是富富不足吧?他跟随我这么多年,会忍心叛变于我?
“叔大,起来发言!”高拱抬抬手说。
张居正的这密意一拜,是给高拱拜寿,但更像是与二十年的友情死别!是以当最后一次叩首时,他竟伏地很久,不肯起家。
夫人张氏晓得,老头儿是非常正视这个生日的,只是嘴上不说罢了。昨晚一回家,老头儿手书“钦慕”二字,叮咛房尧第裱后悬于书房门庭,觉得书斋之名。问其故,方知是取周武公老而向学之义。他自知已垂老迈矣,却又不平老,还想有一番高文为!但张氏也看出来了,入冬以来,老头儿的情感俄然降落了很多,经常闷闷不乐甚或长叹短叹。是因为皇上的病?仿佛也不满是。她揣摩不透,只是悄悄为他担忧。她也曾假想为他做个风风景光的寿庆,既被老头儿决然制止,也只能遵循故乡风俗,在腊月十三这天夙起,例外拦下他,让他在家吃了一碗长命面、一个煮鸡蛋,又把他扶到正房的堂屋坐下,她和薛氏非常持重地给他叩首祝寿。望着老头儿几近尽白的髯毛,张氏伏地叩首的刹时,不由泪流满面。
张居正上前翻开锦盒,暴露一册精彩的函套,上书:少师辅弼新郑高公六十寿序合辑。张居正从函套中取出一本册子,道:“此乃居正等为玄翁祝寿的寿序。”
高拱起家相送,走到门口,忍不住道:“叔大,太子出阁讲学期近,张子维起用为讲官,可他却一再疏辞,在故乡一向不肯出山,你可知子维因何如此?”
“高、张失和?!”张居正惊奇地说,他双手一摊,“这,这从何提及啊!”说着,把右手手背狠狠地砸向左手手心,“唯恐天下稳定的屑小,甚么谎言都敢造!玄翁,这等事,要查,看看是谁造的谣,狠狠地清算他!”
“玄翁,”张居正道,“本日乃玄翁花甲悬壶日,本应摆酒称觞,无法玄翁恳辞;然上寿寿国,其次寿身,居正等不能不略表寸心,是以居正请韩通政代表诸弟子、申学士代表翰林诸大夫,为玄翁拜寿。”
话音未落,韩楫走畴昔,把高拱扶出,申时行把座椅搬出,坐北朝南放好,张居正扶高拱坐下。待坐定,先是申时行、继之韩楫,叩首拜寿。最后,张居正恭恭敬敬站在高拱面前,饱含密意地说:“中玄兄,弟何德何能,跟随我兄二十不足年!兹又奉皇上手诏,谕以同心辅政。兄之才十倍于弟,弟何足仰赞我兄万一。惟以兄素以教弟者而共相励翼,以仰副皇上拜托,则弟已深感幸运矣!兄台在上,小弟为我兄拜寿!”说着,一丝不苟地行叩拜大礼。
隆庆五年腊月十三日,是高拱六十寿辰。不管是衣冠人物还是布衣百姓,花甲寿庆老是最在乎也是最昌大的。但是,皇上还在病中,整日昏昏沉沉,高拱忧心如焚,事前传话弟子故旧、各部院寺监、翰林科道,是日任何人不得为他庆寿。
“诸弟子集资刻刊,未花一文公帑!”韩楫在旁解释说。
高拱苦笑着道:“但愿是谎言!”说罢,向外摆摆手,“去吧!”
“这是甚么?”高拱接畴昔,问。
“门路传闻,子维是因高、张失和,恐夹在中间难以自处,方坚辞不就的,”高拱直言道,“叔大听到过吗?”
“喔!不成!”高拱忙道,“发给弟子故旧便可,不必广为披发。”
高拱接过册子翻看,最上面的两篇,是张居正所撰《翰林为师相高公六十寿序》、《弟子为师相中玄高公六十寿序》,再下来是张四维从山西蒲州故乡差人送来的《寿高端公六十序》,接下来是礼部侍郎吕调阳的《高中玄相公六十寿序》、翰林院掌院学士马自强的《寿少师高公六十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