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古没有搭话,神采凝重地谛视着关外。
这天辰时,新任宣大总督王崇古,身披大氅,骑在一匹高头大顿时,在巡抚方逢时、总兵马芳等人的簇拥下,出了县城北门,沿长城巡查城堡墩台。
“是啊!”方逢时感慨道,“塞下多畏北虏劫掠,久已废耕,我近边膏腴地土皆荒凉不治。临边百姓堕入肝脑涂地,父子伉俪不能相保的地步。”
“果不出所料!”王崇古道,他蓦地回身,叮咛道:“将二人带到堡内操守府,本部堂要亲身鞠问!”
王崇古仍不语,仿佛堕入沉思。他比高拱小三岁,同为嘉靖二十年进士,只是他一向在处所任职,前后出任知府、兵部道、按察使、布政使,直至宁夏巡抚、三边总督、宣大总督。虽为文官,却久历疆场,先年在本地剿倭,而后在北边御虏,多年烽火风霜,使他看上去比实际春秋要大些,经心修剪过的髯毛已然灰白,肥胖的脸庞上充满皱纹,唯有两只不大的眼睛,透出刚毅与机灵,为他增加了几分豪气。
“岂止如此,”王崇古感慨着,“北边屯田荒凉,盐法阻坏。每年输边之费有增无减,拖累得举国怠倦极矣!长此以往,国度将有力支撑!”
但是,两人一时也不知从何动手,心中没底,遂堕入深思中,冷静地沿堡墙走了一圈,又进堡内检察一番,王崇古一指关隘:“去看看。”
“扶纪纲,正民风,用才杰,起事功,以挽刷颓靡之习!”方逢时复述着高拱书牍中的这几句话,腔调激昂,“中玄大开大合,要大干一番了!如此,则大明复兴有望!”
西风一动劳宸忧。
大同府阳和县,地处大同城东北,紧邻长城,为国朝“极冲”之地。这里,不唯城池坚毅,且文武衙门浩繁,仅文官衙门,除了县衙外,另有位于东街的巡按御史察院、西街的兵备道衙门。而坐落在县城南街路西的一座大院,在隆庆四年春,整修一新,宣大总督自怀来移驻阳和,这里便成了总督辕门。辕门摆布,对称而立两座极新的牌坊,左边一座上书“节制三镇”,右边一座上书“边关锁钥”。
王崇古手捻髯毛,声音降落地吟出四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