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能来多少人?”
“金大人,这是京畿左道兵马节制使崔南正崔大人的兵马。”说话的恰是那日金府密会时一向不出声的小老头,“听我一言,您还是带人回扬州吧。”
“大人,来了!”一名攀在树顶的部下指向南面大声道,“足有二三十条船!”
金尚宪说着已是老泪纵横,“胡虏两次犯我,残杀百姓近百万,强抢三十万女子往建州为奴,其罪过六合不容……”
在他身后的小树林里候着二十多车粮食和淡水,四周则有一百三四十名侍卫持刀枪护持。
金尚宪扫视一圈,见所邀之人都已到齐,却喝令屋外的家仆,“老郑,关门,落锁。任何人不得入内!”
金尚宪长叹一声道:“丁卯年,胡虏以我暗助皮岛毛将军为由,举兵两万而侵,入定州、安州、平壤、昌城,大屠四城,又迫我与贼称兄弟而绝天朝之来往!
“是,老爷。”
“天朝数日前遣人与我联络,言将有雄师北上,直袭胡虏要地!”
金尚宪沾去泪水,眼中又透出非常的刚毅,“而眼下却有个能扳倒胡虏的良机。
“金大人您本身举义次数最多,当是最清楚虏军难敌……”
只是以朝鲜的环境,又哪有甚么力量能持续战下去。
因为眼下朝鲜名义上已是满清的藩国,若被其海军碰到却也非常费事,故而大明海军只得设法避开。
金尚宪表示大师温馨,朗声道:“天朝此次乃是以战船载兵北上,然,自江南而来路途甚远,需求在仁川一带弥补粮食淡水。”
“我出一千五百贯!”
他却未重视到,一名神采黑黄的小老头始终缩在角落里,冷眼看着这边一言不发。
而这日在城南郊一处不起眼的宅子里,却堆积了很多朝鲜国的达官权贵,皆是为道贺原大司谏金尚宪寿辰而来。
“金大人,天兵何时到达?”
幸亏金尚宪的谍报还算精确,海军一行战船风平浪静地到达了预定补给地点——仁川西面比来的岛屿,朝任岛。
金尚宪请来的都是朝鲜主战派官员,他们闻言立即一片惊呼:“天朝终究出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