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唤笑道:“晓得,你老夏是看在马老员外的情面上的嘛,人之常情。”
“嗯……”木唤一面点头,一面撑着下巴,心中考虑。
“谁说不是呢,”老夏道,“可惜啊,天不相佑,马家也不知赶上了甚么事。啊,如许一说,我想起来了,那是庆历七年,就是阿谁谁造反的那一年。”
“没有没有,”老夏道,“这事啊,嗨,说冤枉也冤枉,说不冤枉也不冤枉。文大人破了贝州城今后,一冲犯首也都抓到了,只是,唯独跑了这胡永儿。”
老夏道:“见过。你别说,还真的像。那主持非常年青,不过二十岁出头,但我还是能看得出来,马老员外的右太阳穴上有一颗黑痣,那主持便是一模一样,那鼻子那眼睛,和马老员外是像了个分毫不差。”
郑侠道:“莫非,朝廷就因为这个,就给马家也定了谋反罪,然后抄家了?这也太不像话了吧!”
“去的人多了,县内里也就重视了,”老夏道,“但当时的溧阳县令也没当回事,只是要我去跟那些和尚说,地不成以白住,要拿钱买来。”
郑侠奇道:“如何了?王则与马家有甚干系?”
“那是谁家的别院?”郑侠问道。
老夏道:“哎,姓王的死不敷惜,却平白扳连了马老员外一家。”
老夏叹道:“马家是死得冤啊,就是死在马老员外一时心软下了。我们都感觉,马老员外遭此灭族之灾,实在是过分冤枉了。普善寺本来就是马家的别院,只是地处偏僻,官府固然收了,却也没有拿来做甚么用,便一向荒废在那边。大抵过了五六年吧。俄然有一伙行脚和尚,到了溧阳县,不知怎地,就在山上那马家之前的别院住下了,渐渐地就改成了一间寺庙,便就是那‘普善寺’了。”
木唤问道:“你去了?也亲目睹过那主持?”
“厥后县里的人去看过,”老夏道,“说是那寺庙的主持,长得很像当年马老员外的小孙子。县里人就猜,莫不是这小孙子逃了流役,以和尚之名返来了?县里人对马家都还是很有豪情的,便都跑去看。”
木唤点了点头。
郑侠道:“为富且仁,可贵可贵。”
郑侠问道:“厥后呢?”
“谁说不是呢?”老夏道,“这县里的百姓,上了年纪的,哪一家不欠马老员外一小我情?我天然也不例外。但是,千万没想到,我正与那主持提这钱的事,我内心也难堪,不晓得给他说的数是不是多了,他竟然笑了。”
老夏道:“这我就不知了。鬼神之说,我是决计不信的。”
老夏道:“见得他是马老员外的孙子,我心也软了。就想着随便收他点钱就好了,归正这数那官儿也不看,乱来乱来畴昔了。哦,木大人,您别担忧,我不会如许乱来你的。”
“王家,史家,任家,”老夏道,“另有一家,姓马。”
“姓马?”木唤皱眉道,“从没传闻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