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霸皇李恪 > 唐朝的官职制度(下)

我的书架

中品以下,四考皆中中者,进一阶;一中上考,复进一阶;一高低考,进二阶;

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

明经、进士两科,最后只是试策,测验的内容是经义或者是时势。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进士科加试读经史一部。高宗调露二年(公元680年),进士科加试帖经。永隆二年(公元681年),明经加试帖经,进士加试杂文。这类测验体例,侧重帖经,士子死记硬背,毫无实际意义。至玄宗时,又规定加试诗赋,据《新唐书·杨绾传》载:

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玄宗御勤政楼,试博通坟典,洞晓玄经、辞藻宏华、军谋出众等举人……取词采宏丽外,别试诗赋各一首。

先试之期,命举人谒于先师,有司卜日,宿张于国粹,宰辅以下,皆会而观焉,博集群议,讲论而退。礼部阅试之日,皆严设兵卫,荐棘围之,搜刮衣服,讥呵出入,以防假滥焉。

但是,两科测验内容各有侧重,大略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因为帖经墨义只要能熟读经传及其注释便可登第,而诗赋则需求具有文学才气。同时,登科的名额明经又比进士多很多,《通典·推举三》说:

所谓“考课”,包含着两种意义:一是考,就是考查自中心至处所各级官吏在其任职期间履行国度法律的详细表示;二是课,就是遵循国度的行政打算停止督课。总的说,考课就是国度遵循所公布的法律和行政法则,在必然的年限内,对各级官吏停止考核,并依其分歧表示,辨别分歧品级,予以起落奖惩。以是考课轨制又与官吏的铨选任用有着紧密的联络。在封建社会里,考课轨制各个朝代都有其分歧的特性——或详或略,或严或驰。唐朝的考课已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政治轨制了。

武则天载初元年(公元689年)仲春,亲身在洛阳殿策问贡士,开后代科举轨制殿试之先例。不过,唐朝的殿试,只是在特别环境下才停止的,并没有成为轨制。

各赐与符,而印其上,谓之“告身”,其文曰“尚书吏部告身之印”。自出身之人,至于公卿皆给之。武官则受于兵部。

唐朝常科测验科目很多。据《新唐书·推举志上》说:

这九等配置体例(《大唐六典》、《通典》、《册府元龟》等书的笔墨略有差别)把各种官员的功过吵嘴辨别得非常清楚。流外官,以行能功过分四等:清谨勤公为上,执事忘我为中,不勤其职为下,贪浊有状为下下。亲、勋、翊三卫及王府执仗婚事、执乘婚事等佐卫职员皆以其行能功过分为上、中、下三等。《大唐六典·尚书吏部》考功郎条说:

推荐阅读: 无限之武霸万界     重生之修罗归来     慕医生,你老婆又闯祸了     重生之腹黑天使     异尸崛起     八零娇妻是神医     古事     LOL:呆小妹卖房,助我永别牢笼!     高武:只会做选择题的我被迫成神     以婚予爱     一宠成婚:权少,爱不停     异世之少女成长计划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