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及汽车在公路上走过九曲十八弯,让人都辨不清东西南北之时,游人才会在一片枣树林后看到后沟景区若隐若现的票口。实在这也是后沟古村开辟成景区以后才有的气象,在这之前古村是完整埋没在一道山崖以后的。只要等来客绕到山崖背后,层窑叠院、错落有致的后沟村才会豁然闪现在面前。
当年的后沟古村就如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因为经济不发财,后沟村耐久以来都没有专门与外界连通的门路,村民外出就是沿龙门河道往出走,雨季河水上涨后,底子看不到有人走过的陈迹。当时村庄完整掩蔽在现在票口看到的黄土崖壁以后,不知内幕的人底子不晓得这里有村庄。传闻抗日战役期间,日军扫荡走到这里,只瞥见一道黄土崖,没发明有火食的迹象,就掉头归去了,使后沟逃过一劫。
但是,你不要觉得后沟顿时就到了,实在还早着呢!即便是开车过来,也需在曲曲弯弯的村落公路上走上十几分钟,并且刚入谷口的时候还能偶尔看到道旁有人家,再往里走沿途却只能看到矗立的黄土山岳。若不是脚下的村落公路和公路两旁零琐细碎的农田,真会让人觉得是走进了荒无火食的大山深处。
当我们走到这里,不由就会想起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对“武陵人”寻觅“桃花源”的描述: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如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畅。地盘平旷,屋舍仿佛,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此中来往种作,男女穿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017年5月8日
来过后沟古村的人都晓得,后沟在一条长长的沟里。
出了榆次郊区,沿通往寿阳的公路向东,走到东赵村东再向北一拐,便进入了后沟古村地点的山谷。这时你会立即产生一种回到畴前的感受,因为那些代表着当代文明的风景一下都消逝了,映入视线的是一座座夹道而立的黄土山岳,如果是在夏天,山岳上的绿树青草会把全部山谷映托的朝气盎然,如果是在夏季,山岳上因枯萎而发黑的草木会给山谷平增原始古朴的气味。
而从我们现在体味到的后沟先民的糊口状况,也几近与桃花源人一样。后沟古村保存有一块记录后沟先民修建“玄天宝殿”的石碑,石碑两面都有字,记录了后沟村民张财禄和老婆胡氏发愿修建“玄天宝殿”,不幸半途亡故,他们的儿子张显降服重重困难,终究完成父母心愿的颠末。碑上还开列了捐资人和制作工匠的姓名。但是最吸惹人的是刻碑的年代,石碑一面的刻录年代是明崇祯十六年七月,另一面刻录的年代是永昌元年三月。崇祯我们比较熟谙,永昌则是闯王李自成的年号,崇祯十六年是1643年,永昌元年则是1644年。从1643年到1644年是中国汗青上最动乱的期间之一,产生了大明王朝从崩溃到灭亡,李自成的大顺军入主北京又兵败退出,清军进兵山海关并终究入主中原等大事。大清王朝为篡夺中国的统治权,制造过多次搏斗抗清军民事件,如扬州旬日、嘉定三屠、江阴惨杀等,导致中国人丁锐减数千万。而这时的后沟村民却在用心肠修建一座“玄天宝殿”,可见后沟人的糊口是相对安宁的。他们虽不像桃花源中的人那样“不知有汉”,但朝代的更迭对他们的糊口影响明显是很小的,他们能够好不困难地把新朝和旧朝的年号刻在同一块石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