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露台上冲出一道三尺粗的金色光柱,直入云霄!台下世人皆双膝跪地,顶礼膜拜,齐齐喊道:“天佑安阳!”
九炷香全数插入香炉以内,台阶下的怀一大师唤出禅杖,满身刹时金光环绕!大喝一声:“祭天!”
最后拿起右边的三炷香,扑灭后又拜了三拜,道:“三拜愿将星闪烁,国土安定,安阳常盛久昌。”
皇甫正元也微微低头,道:“那就有劳怀一大师与三位高僧了。”
此时皇亲国戚与文武百官早已在广场上就坐等待,天音寺的三名高僧也在台阶下的三个蒲团上打坐,主持怀一大师手拿禅杖站在三名高僧前面,用一只手在拨弄着一串佛珠,口中在小声吟诵着佛经。
金光久久不散,俄然!在金光中闪过一道诡异的红色,怀一大师眼中一凝!唤出佛珠!满身四周的金光又增大了一倍不止!红光尽数消逝,而金色光柱也渐突变细,直至消逝……
皇甫正元点了点头,缓缓迈步走上了台阶,每走一步,台阶上的金光都闪动一次,直到皇甫正元迈完最后一步,登上了祭露台,金光才停止了闪动。
天音寺宗门离京州固然是五大宗门中比来的一个,但是也有着六十多里的路程,以是皇甫正元提早一日就带着皇亲国戚与众大臣一起解缆,在天音寺内住了一晚,这日凌晨,皇甫正元便早早沐浴换衣,九龙加身,帝皇之威尽显于外,让人看了不由自主想顶礼膜拜。
怀一大师念完后缓缓回身,对着身后三位高僧道:“怀远师弟、怀智师弟、怀真师弟,开端吧。”
世人缓缓起家,站在原地,皆是一脸庄严的看着皇甫正元。皇甫正元在世人的目光谛视下也迈步走向了台阶,到了怀一大师身边时,停了下来,怀一大师手中的禅杖与佛珠也不知甚么时候消逝不见,双手合十,对着皇甫正元躬身道:“阿弥陀佛,陛下,时候已到,能够开端祭天大典了。”
接着皇甫正元转过甚对着广场上还跪着的世人朗声道:“平身!都就坐吧!”
说完皇甫正元将三炷香插在了香炉内,然后拿起中间的三炷香,扑灭后又拜了三拜,道:“二拜愿文曲高悬,钟灵毓秀,安阳人才辈出。”
“皇上驾到!”
祭露台上桌上有着整牛整羊等十八种贡品,正中间是一个金色香炉,一旁放着九根香与一盏佛灯,皇甫正元走上前去,拿起最左边的三炷香,用佛灯中的灯芯火扑灭,然后双手握住三根香,对着祭露台拜了三拜,口中道:“一拜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安阳永久繁华。”
本来这祭文理应由天子来念,但皇甫正元已大哥,且未习武,以是这祭文只能由怀一大师代为念出,毕竟祭天之文需声音宏亮,直穿云霄,才气让上天闻声。并且皇甫正元的身材也不太行,以是此次祭天大典实在统统从简,本来祭天时天子要斋戒三天,祭天典礼也极其庞大,分很多步调,但皇甫正元却免除了很多环节,不然他能够都支撑不到祭天大典结束。
此时三位高僧就是在以佛力诵念佛文,嘴中念念有词,身上金光大盛,不竭有金色字符从三位高僧口中飘到台阶之上,不一会儿,全部台阶便全数变成了金色,怀一大师见状,对着皇甫正元道:“陛下,佛光铺路完成,能够上祭露台了。”
天音寺在五大宗门中与朝廷是打仗最密切的一个宗门,不但是要停止这些祭天大典之类的祭奠活动,另有每一名皇子公主出世时也都会到天音寺停止佛光沐浴,由天音寺高僧为其诵经祈福,并立下一座长生碑,求一道安然府,以是天音寺现在是名副实在的五大宗门之首,香火鼎沸,门下弟子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