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脉名为西流山,其本来的名字并非西流,亦不成考,相传西流城初建时,唐皇太祖登高而立,望山脉西去万里之遥,目不成及,如西去之大水,叹言“滚滚山流西去日,青丝红袖不再时”,故名之为西流山,既是感慨工夫流逝,芳华不再,也但愿兵燹烽火西流而去,永久安然,并于山下建西流关。反倒是西流山之前的名字,渐不被人提及,不为先人所知,至于现在,天下只闻西流之名,不再知有其他。
以是,千百年来,北莽与大唐的比武,首要环绕着西流关和西流城展开,城下百万白枯骨,绝非一句虚言。西流城和西流关,就像是两个历经兵燹烽火的巨人,巍峨耸峙,紧紧保护着大唐百姓的安然。
“天之道,利万物而身长存,人之道,逆万物而身长生,故天道为顺,人道为逆!”
书楼有门,不过书楼的门从未封闭过,起码唐笑风这十六年间从未见过书楼的门阖闭过,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大雪纷繁。
“夫天有太极,阴阳化形,衍六合元精,存乎六合天然之间!”
或许,他真的很老。
而亡老,就住在书楼里。
不封闭的门算是门吗?
一字一呼,一字一吸,不急不慢,极富韵律,好像波澜不惊的溪流,有泠泠之音,充满调和天然之意。
“夫地生万物,万物有灵,纳六合元精,存乎六合天然之间!”
而当唐笑风拍门进入书楼后,一眼就瞥见了盘坐在墙角看书的亡老。他每次来书楼,都会见到亡老坐在地上看书,乃至连位置也未曾换过,如非他手中的册本不是本来那本,唐笑风乃至都觉得对方是个死人。
“夫万物有人,人有窍穴,收六合元精,存乎六合天然之间!”
这是一个端方。
武者修行的第一步,便是丹田生真气,凝元而立。但是从小,唐笑风的丹田,就留纳不住任何一缕真气,恍若一个洞穴满布的水桶,一滴水也留纳不住。不管他多么尽力,第二天丹田内的真气便会消逝的一干二净,仿似从未存在过普通,大先生和小先生对此也束手无策。
没法练武修行,在唐笑风看来,固然一样能够活得很欢愉;但闲暇之余亦不免有些遗憾和失落。
答案是必定的,门也并不必然是用来关的,还能够用来敲。书楼的门,就是用来敲的,不管是大先生还是小先生来此,都要先拍门,再进门。
书楼中的怪人,不但有一个很怪的姓氏,还长着一张很怪的脸,那张脸就像是从未见过阳光、发展在黑暗中澄净得空的琉璃玉石普通,除了惨白以外,无其他任何一丝杂质。
当然,书楼中是没有死人的;传闻死人,向来都只在山崖之下。
因为,练武修行,是唐笑风从小的欲望,但也仅仅只是一个欲望罢了。
……
大先生是贤人,小先生是真龙,洛师兄、宁师兄等是少年豪杰,而他,只是西流城人尽皆知的废料罢了。
英贤书院的后山,毗邻一座东西连绵百里的山脉,山中野兽、瘴气横生,乃至有传说中的精怪妖兽,伤害重重,即便是西流城最资深的猎户,也不敢掠其十里而进,但它又像是一座樊篱,将北莽铁骑紧紧的隔绝在西流关处,保护着西流城和西流城以南的千里大唐江山。
……
书楼位于英贤山后山,靠近一处断崖,凌晨云雾未消时,远了望去,书楼若隐若现,仿似耸峙于云海之间,漂渺难觅。
无端方,不成周遭,这是大先生常说的一句话,但进书楼前要拍门,却并非是大先生立的端方,而是书楼中一名怪人立的端方。据小先生说,凡是未顺今后端方而妄入书楼的人,向来没有人活着出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