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心忡忡的高廉此时正站在离王廷不远的一处青草萋萋的山坡之上,眼望东北方向虚空,为今后高句丽的国运吵嘴是存是亡惶惑不安。
陵佑说完又感喟了一声,仿佛对天朝的天时天时人和不平。
天朝历44年,天子天玄都借东北高句丽王朝内哄之机,尽起可调之兵,以二十万天朝精锐雄师为主力,北庭都护府六万北庭兵居后策应,远征高句丽。
摄政王陵赞普一副淡然自如高深莫测的模样,也未因父子干系偏向少壮派,一向是摆布和稀泥,从不表态。
陵佑轻笑,心中暗叹高廉被天朝军队惊昏了神智,语道:“当局者迷,今次不管吐蕃出兵西域与否,都难挡高句丽最迟两年灭亡之势。”
高廉的阐发不无事理,但他却忽视了一点,就是高丽王廷内哄,耗了底子,高低并不一心,终难抵天朝二十万精锐之师。
夺目的高丽新王高建心知战事如此对峙,悠长下去对己方倒霉,毕竟弹丸之地的高句丽不敷以与边境广宽国力鼎盛的天朝兴耐久之战,王朝高低也非同心合力。
高廉深思不语,似是在悄悄消化陵佑的话。
陵佑被高原的北风一吹,咳嗽了一阵,又道:“现在的高丽王廷内哄耗损甚大,才让天朝起了毁灭高句丽的决计。不然的话,你们高低连合携举国之力拖牢天朝二十六万雄师,我吐蕃再尽起四十万雄狮,必能打的天朝元气大伤,那又是别的一个局面了。”
身在吐蕃王廷的高廉不傻,这些只是一些空穴来风的动静罢了,在吐蕃未真正对天朝用兵之时,他把浮图舍利藏的严严实实,吐蕃任何想要旁观舍利之人都被他拒之门外。
高丽王三弟高廉带着镇国珍宝浮图舍利跋山渡水而来之举进一步加强了主战派的气势,而陵赞普对传说中的浮图舍利也暗自垂涎不已,情势仿佛对主战一方越来越无益,陵赞普的近侍更有传闻,经太高句丽的国宝之诱,吐蕃怕是未等国师阿伽利明王出关就要对天朝用兵。
“为何?如果不来,不出一两年时候我高句丽就要沦为天朝的属地,我数十万臣民都要成亡国之奴了。”高廉语带愤然,似是在暗叹国小民弱,天道不公。
战事前期,高句丽举国为兵,步步为营,顽抗天朝二十万雄兵。数月之间,两边你攻我守,互有胜负,全部战局呈胶着之态。
“你不该来的。”沉默了半晌,陵佑开口道,语声降落有力。
高廉的心垂垂趋于绝望,面带不解地反问道:“你为何要对我说这些,莫非你不怕即便你吐蕃依约出了兵,我也不将浮图舍利交出。”
上代高丽王下有三子,宗子高楠,次子现任高丽王高建,三子高廉。这三人当中又以高廉最为出众,为人智谋皆属上乘。但是世事弄人,上任高丽王未留遗言暴毙,位高权重的高楠和高建为争夺皇位厮杀不竭,最后高建险胜为王,兵败的高楠流亡天朝借兵。春秋最小无权无势的高廉最后不得不凭借高建。如果当时以高廉为王,天朝想毁灭高句丽怕是极难。
陵赞普的顾虑不是没有事理。两国之战,牵涉方方面面,决非两军交兵那么简朴。没有了吐蕃国师阿伽利明王坐镇的吐蕃王廷,仅靠保护王廷两侧的两万红衣卫队,有了天朝“武林传奇”雪千寻的前车之鉴,确切很难抵挡天朝如丁一方等宗师级妙手的雷霆一击。
只要主战派的陵赞路宗子陵佑仿佛看出了父亲不急于表态的企图,他把目光看向了王廷以后不远的一座大山之上的宫殿,那是吐蕃最高武力的意味之地。
陵佑轻视一笑,不屑道:“我固然修为不差,但因大部分时候都花在精研统兵布阵之上,武道一途毕竟难登地榜十大妙手之流。以是浮图舍利对我没有任何用处,对我吐蕃开疆辟土也无大用,你真觉得奇宝可居,成了无价之物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