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跟韩彦似的,傻兮兮地讲甚么民生?
那是一个月前,韩彦来笔墨斋采购笔墨纸砚和蒙学册本,谭老先生当时刚幸亏场,闻言就随口问了韩彦任教的书院名字及地点。
想起旧事,柳掌柜一时有些恍忽。
……
柳掌柜明白谭老先生的意义,当下倡导“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人个个都一门心机地研讨经学,企图一朝鱼跃龙门,恩荣加身,完整摆脱现在的困顿。
“既如此,我等为人师者,教诲门生,自当贵民贵食。”
比及韩彦拴好马,迈步进店时,柳掌柜已经绕出柜台,笑呵呵地迎了上来,拱手号召道:“韩先生,快快内里有请。”
谭老先生当时一愣,笑着摇了点头,固然一脸的不觉得然,却还是至心赞叹道:“此论虽与时论分歧,却也新警有理。真是后生可畏啊!”
“君以民为贵,《孟子・经心下》有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到底是连谭老先生都赞叹的读书人啊,闲暇的消遣竟然不选词话本子,恰好要看甚么史乘。
谁知韩彦却不卑不亢地答道:“民以食为天,《管子・牧民》有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韩彦笑着答道:“獾子寨,三味书屋。”
这位韩先生但是书院的夫子,每次来采购,数额可都不小,是他们笔墨斋现在的大主顾之一。
他当时也感觉惊奇,书院是用来读书进学、克意科举宦途的,不是应当饱读诗书百家好跻身宦海吗?如何还和吃穿也扯上了干系,并且还是布衣蔬食的?
内心却一个劲儿后怕嘀咕,您还是离我有多远就走多远吧,可千万别再来找我了!
柳掌柜连声笑应:“好好好!韩先生固然放心,转头进货时,小店必然会多多留意的。还请韩先生将需求的书目都写下来,免得有遗漏。”
“好了,你要顺服它也不在这一会儿。”张李氏一见丈夫的倔脾气上来了,从速上去劝说,“这但是在大街上呢!”
叹罢,和舒予一起带着小望之上了车。
谭先生明显来了兴趣,又问道:“何为‘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