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发明,用于防备蒙古军队,有三眼,五眼,七眼之分,普通利用时二人一组射击,一人支架,转动枪管,一人对准射击。
手持一窝蜂箭的明军
一看就是三合一大杀器,集铳、枪、斧于一身,可拆卸。
红夷大炮在明朝前期传入中国,也称为红衣大炮。红夷大炮在设想上比较科学,炮管长,管壁厚,从炮口到炮尾逐步加粗,合适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道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能够调度射角,共同火药用量窜改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遵循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袁崇焕曾利用红夷大炮重创清军。
飞空砂筒是一种返回式火箭,分为来回装配和发射筒两个部分。用两个“起火”,一正一反地绑在竹杆上。扑灭正向绑着的“起火”,将筒发射出去,飞翔到敌军上空时,引火线点着火药,小筒子就下落爆炸;同时,反向绑着的“起火”也被点着,使竹杆飞回本来的处所。使敌方找不到启事,打击士气。
火龙出水
明朝战役中都会用到甚么兵器?
红夷大炮
红夷大炮
8月17日更新。感激各位知友的支撑,让我获得了这么多附和,真是受宠若惊。不更新都不美意义了。
鸟铳是在欧洲火绳枪传入中国今后仿造而成,一向作为军队设备利用至19世纪中期。鸟铳是个统称,比如鲁密铳、西洋铳、鹰扬铳、三长铳等等。
夹把铳
迅雷铳
563人附和
这里首要谈一下翼式火箭和多发式火箭。
火龙出水为水陆两用的火箭,二级火箭的鼻祖。利用时,先由龙体下四个大火箭筒(内置半斤火药)推送进步,当筒药用完,“龙”内多少火箭飞出,杀伤敌军。在梁露海战中,明军利用火龙出水重创日兵舰队。
8月17日更新。感激各位知友的支撑,让我获得了这么多附和,真是受宠若惊。不更新都不美意义了。
崇祯八年(1635年)轮番发射鸟铳图,利用的三段击战术
铜制枪管,分为十节。但是射程短,不平安,被厥后的拐子铳代替。
一样找不到这货的图。木火兽以木料为框架,装上兽形头尾,四足安上木轮,以纸糊上。两耳内安两个发烟瓶,口中置一个喷筒,摆布胸旁各装一支火铳。利用时,由兵士推至阵前燃烧,两耳发烟,口中喷火,火铳射击,来攻破敌阵。
火龙出水为水陆两用的火箭,二级火箭的鼻祖。利用时,先由龙体下四个大火箭筒(内置半斤火药)推送进步,当筒药用完,“龙”内多少火箭飞出,杀伤敌军。在梁露海战中,明军利用火龙出水重创日兵舰队。
别的另有千子雷炮、百子连珠炮、灭虏炮等等,找不到图就略过吧。
木火兽
永乐至正德年间制造的火铳
木火兽
玩过帝国期间3的人必定晓得,这是个大杀器。型如乌鸦,以细竹或芦苇编成,内装火药,鸦身两侧各装两支“起火”,“起火”的药筒底部和鸦身内的火药用药线相连。作战时,扑灭“起火”,将飞鸦射至100丈开外,落地时内部装的火药被扑灭爆炸。
一窝蜂箭
攻戎炮安装在双轮车上,用五道铁箍加固,发射时将铁锚牢固在地上。挪动时由骡马拉车,矫捷性强。
多用于北方守边军队,发射完弹药可装上枪头,造价昂贵。
洪武年间制造的火铳
掣电铳(赵士祯发明)
虎蹲炮
大型鸟枪,带有三角支架和扭转装配,长3米,重12公斤,有效射程200米,外号“九头鸟”,能力强大,即便当时的战车也没法抵挡。但是清朝末年,湘军中设备抬枪,仅仅25%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