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人间,则有人法,诸人共性无别,而其本性不同,人间各国,为人之事,各有不同,纵其知见弃取有别,而其人道共知则无不同,所谓人道之事,便是人道同事,至于人道之情,便是人道共情,所谓人道之修,便是人道之情性,情性共处,乃为人道本处,情性不同处,便是世人本性之情。
禅者,慧也,无慧之禅,比方无水之渊,空谷之在,非是正得,扣之扣之,其音自扬,定得慧而明,谷得音而幽,渊兮杳冥,万物之宗,动静摇弦,此岸无船。
修行菩提道法,禅定不成不修,拜别禅定,不证菩提,何故言此,此禅定非止四禅八定,所谓心得定而生慧,名为心得禅定,若智入三昧而生慧,名为智得禅定,若慧三昧中得意洁白,名为慧得禅定,若知见入住三昧,识心摆脱,名为知观点脱禅定,此等禅定事,可从四禅八定中修得,亦能够从心定中得,不时到处,无不成得,是故说禅定在不时到处。
人间有诸修道之法,观世人迷廖法相称中,略说修法之别,无师之辈,当须谨慎,中华千余年来,世传菩提道与金丹道,菩提道中有上品、中品、下品三等成绩,金丹道中,亦有如是三品成绩,而金丹中下品,又示为三,最上一乘,菩提道与金丹道中,甚难成绩,甚可贵入,所谓菩萨行、天仙品,此中难行,言语难说。
眼耳鼻舌身,五根比方五波罗蜜,意根如般若波罗蜜,若五根离意,则不能用,若五波罗蜜离般若,则非善修,非正修,是故当以正知见而修行五种波罗蜜,所谓以聪明持戒,以聪明忍辱,以聪明布施,以聪明禅定,以聪明精进,以聪明涵养聪明,如是乃为菩提道六波罗蜜修行。
若深行禅定者,四禅八定中众修者,此中定力、定性、慧力、慧性,乃至定慧性力之进退,悉当了然,何故然哉,以其深行诸禅定境地,修学者统统境地,统统三昧流转,无有不测,如是乃名为禅安闲,亦名安闲聪明,当须有德,无德则狂,妄自负大,以少为多,更难深行。
若夫观于身心天下,身心人间,得其和者,同六合之性,共太虚之情,世人各以其身心,发乎念想思虑,若涵养得和,皆成品德,圣性日月,光彩明耀,念昔诸圣皆以此得归无所,而怯心者则恐失欲我,不敢修德归真,众怯者当思念,日月光亮,无量普照,日月光下,乃有华毫,光彩之毫,何止亿万,所谓瑕不掩瑜,华毫彩色,岂遮日月大明哉?
此中和之弦,何故得之?比方虚空中有民风充塞,民风止时,知为虚空,民风流转,知是风动,虚空当中,不自生风,阴阳气转,地火水风,四气流转,乃有风生,是故风有寒热,亦有流风、轻风、暴风之分类。
仙道修法,为中华本土统统,故华人多爱仙学,仙道修法,性命二说,涵养性命有二类别离,有为中性为心性,命为身材地点命元,至于归元,性命一体,起乎有为,发其有为,将有归无,以无御有,有无同体,此乃有为系金丹仙道,所得成绩,人仙、地仙、神仙,至于天仙,人间不言。
是故众等,莫自轻贱,亦莫轻浮,品德未曾斯须弃人,世人斯须之间,亦莫弃品德,何故故,众生之以是生,以真一也,真一不弃,是故汝生,若汝自弃真一,便是生尽入死之时,是故众修士当知,若不弃真一,长生不入死。
有为中性命一体,不假二说,性便是命,命便是性,以大恐惧心,上乘聪明为引,浑厚德行为药,初入门径,即为虚无浅境,渐次修行,转虚有为太虚,由浅入深,天然成绩奥妙虚空,奥妙一窍,初修即有,直行得入,无有傍门,此乃有为系金丹仙道,所谓成绩,人仙、地仙、神仙,至于天仙,不必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