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闭了闭眼,叹道:“若果然如此,就再好不过了。”她重新展开双眼看向越王:“允炆,你们兄弟三人都是我的亲生骨肉,我只盼着你们都能平安然安的,平生敦睦,便是叫我折了寿命,也心甘甘心。”
皇后闭上双眼,悄悄挥了挥手,越王一礼辞职,行至殿门处,却瞥见一个年青的身影风风火火地闯了出去:“母后!母后!”他认得是同胞幼弟徐王,便站住了脚,冲对方微微一笑:“[火熙]弟来了?母后有些累,已经歇下了。”
越王神采淡淡的:“不管您信不信,事已至此,母后何必再多想呢?您尽管放心等着做太后娘娘吧。您既然晓得内幕,就当明白儿臣只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心软了,别说今后奉侍母后,只怕连京中随便一个官员都能踩在儿臣头上作威作福!您既然心疼儿孙们,听任儿臣施为,这会子又问这些没意义的事做甚?”
徐王睨着他,虽没说话,眼里倒是明晃晃的质疑。越王又叹了口气,抬手揉了揉额角:“好了,小五,别混闹。这两日我就够忙的了,既要摒挡朝政,又要找你四哥,还要在父皇母后跟前侍疾,你已是弱冠之年,不是孩子了,如果至心孝敬,就把哥哥一把,多照顾照顾母后,别听旁人说几句有的没的,尽给我添乱!叫母后晓得了,内心也会难过我们兄弟之间生分了。”
徐王面露游移之色:“母后这里有我呢,你尽管办你的大事去就好,只盼着四哥真如你所言会安然返来,不然……”他沉了脸,“哼,不管是谁干的,都是你惹出来的祸事,若四哥有个好歹,那也是你害的!”
“行了行了,我还能看着亲兄弟刻苦不成?”越王看了他一眼,“我传闻你迩来跟林家时有来往?还收了他们一个美婢,但是林家伉俪想给半子讨情?别叫人几句话就哄了去!”
皇后欣喜地笑了,接过碗把药喝了下去。越王又亲身服侍她嗽了口,方才叫宫人将碗撤下。接着越王又殷勤地为母亲掖被子、捶腿,轻声细语,不管谁见了这个场景,都要夸他一声纯孝。
徐王停了下来,在门前盯了他两眼,面上的笑容已消逝无踪:“我道是谁?本来是越王殿下!”冷哼一声,又要持续往殿内闯。
越王挑了挑眉:“哦?我虽传闻林家循分,却也晓得他家只要这一个独女,跟半子又豪情和谐,未曾想竟然是这等冷情果断之人,真有点不测呢。”内心却想,如此不怀旧情的,不是能够信赖之辈。
皇后的心略安宁了几分,宗子既然这么说了,想必也不会对次子下毒手,会出这类事,十有八九是那储位归属的传言闹的。这么一想,她又担忧起来,恐怕次子返来后,兄弟间会起了嫌隙。
皇后声音都颤抖起来:“允炆,我原觉得天子这一回病得重了,恐怕是很难好了,太子待你们兄弟又是那样的态度,我不忍骨肉刻苦,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可若天子的病情没那么严峻,却有人暗中做手脚……万一叫人查出来,但是滔天大祸!你……你可不能犯了胡涂啊!”
她捂着胸口,面色惨白,眼中隐有泪光,越王见了,不由得心软下来,跪在她面前道:“母后的苦心,儿臣怎会不知?是儿臣鲁莽了。母后固然放心吧,儿臣都安排好了,不会有事的,冯家也都在儿臣掌控当中,便是想要给本身谋私利,也要看儿臣允不答应!”
皇后看向越王的目光又庞大起来了:“你进宫两天了,可见过你父皇了?因担忧你兄弟,我卧病两日,未曾去看过他,听太医回报,说没甚么转机?”
即便他这么说了,皇后还是不能放下心:“你叫我如何不疑?且不说你在朝中素有贤名,单看你常日与悼仁太子相处,就看不出异状来。若不是你们兄弟敦睦,我也不会因削藩之议恼他无情。可即便他无情,另有你父皇在呢,我正深思着要劝一劝你父皇,让他给悼仁太子一点经验,免得他父亲仍在,就要怠慢小兄弟们,还未开口呢,你兄弟们就混闹惹了祸,我只好将此事搁下,比及上个月,你父皇表情好,我才敢再提此事,你父皇也承诺了会问他,只是不巧,你父皇病了,又派了太子去阅兵,事情再次担搁下来,接着便出了那件事。先前压根儿就一点征象都没有,若说是你的主张,我是千万不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