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客人们,王洪英忙着洗碗刷锅洁净厨房,刘余金就忙着清算一些东西明天去县城带着。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正月这段时候都没有吃过这么多新奇的、热乎乎的菜,明天是敞开了怀的吃。中午一顿饭连喝酒带谈天,男人们一向吃到了下午三点多。他们的酒杯刚放下,筹办吃米饭,王洪英又开端要忙乎晚餐。
王洪英在听了弟弟说了起码有三桌人时,她就照着四桌人来筹办。
一桌十个菜,只要一盘咸鸭、一盘咸鹅、一盘黄花菜煎咸鱼三个咸的,就这都还是因为到她家来的客人都喜好吃这三样。她每次都备了堆高堆高的满盘子,就如许,还每次都被吃的光光的。是以,这三盘咸货成了家里来客的必备菜!
晓得十几年后正月里家家桌上的菜,就能发当明天王洪英这菜做的算是领了新潮。
红烧肉、糖醋鱼、搾鹅肉、板栗山鸡、干蕨菜烧肉、轧酱烧兔肉、酱烧鸭子。两个锅子,一个是鸭子锅、一个是野羊肉锅。素菜也很多,粉丝、千张丝、豆腐、干子、香菜、茼蒿、黄心乌,这些都是用来烫锅子吃的。
正在厨房忙乎的王洪英传闻二叔二婶他们都到了,便站到厨房门口冲着刘余金喊道:“刘余金!你去婆婆家扛一张桌子过来,筹办筹办用饭了。”
王家二叔是个比较通道理的一小我,传闻大侄女家还来了很多的别的客人,就有些烦恼的说道:“早晓得我们改个日子过来,这一下子都赶在一起,洪英不得忙坏了?!”
王家二叔没忍住内心的猎奇,看着刘余金大侄半子,奇特的问:“明天你家来的都是我们家的人那?!”
起首要给的是向主任家,年前给的那点咸货、兔肉、山鸡肉,只怕过年这几天早就吃的光光了。现在既然晓得家里不会贫乏,那就多带点。带上两只咸鹅、两只咸鸭子,咸货到了仲春就不那么好吃了,这些差未几够他们家吃到月尾。六只干兔肉、四只干山鸡肉,黄花菜、干蕨菜也另有很多,各带上一包。年粑粑在城里也算是可贵的,涝上二十个带上。还要给糖果柜台的停业员带上一只咸鹅、一只咸鸭、两只兔肉、两只山鸡肉、十个年粑粑。至于赵厂长就不带了,他的办公室是个人的,给一个不给一个还不如都不给,就像他们家的一句老话:宁冇一村很多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