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高低,皇室亲贵,纷繁以懂戏为潮流。君子名流捧伶人的去处亦被视为风骚佳话。
小厮:“……”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
印象这个东西真是毁人,想到煤球就感觉黑,想到厕所就感觉臭,一代一代轻浮好上手的名声积累下来,也难怪很多人见到伶人就感觉下九流。
秦风指尖正绕过被夜风吹来的发梢,闻言微微一笑,正要答复,却被李明远身后的小厮抢了先,只好笑着停了言。
梨园行里色艺两重,边幅标致的男旦最受追捧,男风骚行。曾经一度,剧场开戏之前,男旦扮好了戏要先在官座豪客之前亮个像,俗称“站便条”,供那些捧客打茶围,赚的就是这皮/肉买卖的银子。
晋朝男风骚行,这究起根儿来,还要追溯到高宗天子的皇后,世宗天子的亲娘――安太后。
“世子故意了。”
权贵当中好男色的很多,李明远固然畴前不算沉迷,但是也没有免俗。
本日看来,他在府里当家这些年积威甚重,这一嗓子吼出来,身后一干小厮吓得脑袋都不敢抬,活像小鬼儿见了阎王。
秦风语气轻缓而漠漠:“世子爷大义,还来送陈老板一程,他若地下有知,也会感念世子爷。”
先前在陈宅回廊惊鸿一瞥,已经充足李明远印象深切。
秦风这话说的可有可无,但是话里的意义说的李明远听的还算顺耳,因而干脆的一挥手:“行了,本世子一贯说到做到,你不消这么谨慎翼翼怕获咎我……不过,是你说,要同本世子聊谈天?”
能够入宫献艺的伶人多是这一行当的佼佼者,在太前面前是谈笑随便的,乃至偶尔会和天子平起平坐,职位是旁人设想不到的高。如此一来,将伶人的职位纳为良民,何止一个顺理成章。
安太后活着时,世宗天子为向母后尽孝,常常招梨园子进宫,专为太后唱戏,乃至在太后的大寿寿宴上,曾多次亲身粉墨退场、彩衣娱亲,每次都能哄的太后欢颜。
晋朝制止娼妓,本来的风月场合根基全数迁出了内城,好色之徒没了本来寻欢作乐的去处,只能将那些许经历发散到别处,又兼安太后好戏与世宗拔除贱籍之故,自前朝起本就流行的狎优、蓄养家班之举在此时突然成风。
李明远挑眉,视野和他一对,勾起嘴角别有用心肠一笑:“那……本世子从现在开端一起凑这场热烈,算不算迟?”
乃至于世宗一手主导的拔除贱籍一事,都与安太后很有渊源――太后都雅戏,戏中有讲究,身着戏服者可免于向上位者施礼。
那恶妻一样的孙王妃之前倒是会管家,里里外外都办理的利索,可现在她蹬腿去了,父子三人又不能希冀个作古的人。
秦风天然不会以下犯上地去指责亲王世子,微微一笑。
肃亲王世子李明远当家这些年,最不爱听这几个字儿。
众所周知,这位太后,是个戏迷。
此时李明远跟在秦风身边走着,夜风云断,星斗脉脉,杨柳风多,鼻尖偶尔嗅到他身上不时传来幽幽一股不着名的暗香,耳里听着那如有若无的嬉笑软语,一本端庄的想着那由来已久的伶人传说,更觉面前人那一抹幽白的身影恰如满楼明月照梨花,实在让人丁干舌燥、心猿意马。
“这事儿……是个不测。”李明远“啧”了一声,换了个战略,苦着脸说,“肃亲王府御下不严是本世子的缺失,不过孙决已经伏法,传闻已经判了秋后问斩……至于陈、易两家,本世子该当来上柱香。”
常日王府里,肃亲王只晓得吃喝玩乐,一贯目下无尘;二世子李明遥在这脾气上十成十随了他爹,更兼流着孙家那家风不正的血缘,一样是个纨绔,这父子两人自成一家,见天儿的满都城招摇,谁也不会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