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入门剑法对拆结束,平时砍半天柴狩半天猎都不带喘气的张大通满头满脸都是汗,一面安息一面神经兮兮的对李岩说:“咱这一辈弟子是青字辈的,较武以后选师,就要重新赐名了,你的名字就叫李青岩,那倒没啥,我这个张青通就不好听了吧。再说了,父母给起的名字改了真的好吗?”
李岩却也不敢托大,从速谦善了几句。目光一转,见周青冥手中捧着的剑长约四尺,乌木的剑鞘较着有些年初,明黄的剑穗是新近换上去的,团体却不起眼,只是有一种奇特的感受。一则此剑太长,二则长剑是不宜配剑穗的,除非是用来做仪剑。李岩多看了两眼,便道:“周师兄,这是掌门赐你的剑么?啊,这不是掌门人的佩剑“醉斩长鲸”么?”李岩上山这么久,唯独小时候跟在曲九云身边见过掌门人的佩剑“醉斩长鲸”长四尺,其他师叔师伯利用的剑少有超越三尺五寸的,大多都是三尺三寸三分的普通规格。周青岩却道:“你却有见地,识得“醉斩长鲸”。明天教你个乖,我可不敢拿着掌门师尊的剑到处走,不要见到这么长的剑便以为是“醉斩长鲸”,这把剑我也不识得,这是掌门师尊让我去还给九音师叔的。”周青冥侃侃而谈,言语当中却也有些奇特,盖因于九音师叔为人低调,根基在问道坡隐居不出,山上怕是很有些弟子是不晓得另有这么个师叔的,李岩倒是传闻过。
张大通听了,气的满面通红。但他不善言辞,却不晓得如何辩驳。
因为月末停止较武,于李岩这一届入门弟子特别首要,半年前已不必参与早课,只需自行练习。这一日雪后凌晨,李岩以上重楼的轻功上到坐忘岩,运转锻骨劲的内功十二转,又练了一遍风入松剑法,只感觉浑身舒泰,日头却也升了上来。旬日前李岩做完这一轮功课,日头起码高上半杆,由此可见轻功、内功均略有进境,至于剑法,若非江九风一再警告“剑法并非越快越好”,李岩连剑法也能够舞得更急更快。
于九音回过神来,向周青冥道:“替我谢过掌门师兄,顺带转告一句,就说于九音明白师兄的意义。”接着对李岩说:“看你身形步法,锻骨劲与上重楼都很不错啊,是江师弟传授的吧?想必风入松也不会很差吧。”李岩非常诧异,想是江师叔在于师叔面前提到过本身,当下连称师叔过奖,是江师叔教的好。却不知于九音观他身法,对他武学修为已了然于胸。于九音随口指导了几处武学难点,李岩有茅塞顿开之感。厥后见于九音面露倦色,二人赶快辞职。
接着周青冥呈上手中长剑,道是掌门真人叮咛物归原主。
出得门来,二人长出一口气,感觉于九音固然驯良可亲,但言行当中自有威仪,想来于九音固然在派内名声不显,想必也曾有过笑傲江湖的光阴吧。李岩道:“门中“定海”、“醉斩长鲸”两剑齐名,想不到竟是这么一把浅显长剑,想不到竟是于师叔的佩剑,想来于师叔当年行走江湖的时候也很了不起的吧。只是看起来他身材孱羸,不像习武之人。”周青冥沉吟道:““乘风蹈海,醉斩长鲸”,“风波险恶,一剑定之”,佩剑能齐名,人岂等闲?定是有原因的吧。”又感觉如此背后群情长辈分歧适,便叮咛李岩不得胡说,方仓促缴命去了。
凌云派在数十年前出了数个超卓的弟子,行走江湖时闯下好大的名头。特别是现任掌门谪仙陆九嶷,乃是天下间稀有的妙手,十多年前名声正盛时回归凌云,束发为道,号为九嶷,用心武学,几年以后武功大成,以四十岁年纪继任掌门,而后清算门派武学,将凌云武学归为入门、闻道、窥天三境,凌云弟子循序而习之,有事半功倍之效。至于设立传功师父专门传授入门武学,也是此中一大窜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