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伏锦传 > 第二十一章 舒城之战(一)

我的书架

陆逊见陆康沉默半晌,不由有些迷惑道:“祖父……”

周瑜明白,陆康已劝无可劝,他调转马头,沉声对孙策道:“伯符,我们归去罢……”

飞鸟重檐的箭楼上,年逾古稀的陆康亦是全部武装,可他身边竟无一名守军,只要方足十岁的陆逊,在侧相扶。这一老一少孤零零立在城头,实在令见者心伤。可他二人顶风玉立,未有半分怯懦之意。

孙策仍不断念,大声喊道:“莫非我身在袁氏帐下,便必然会苛待百姓吗?”

陆康嘲笑道:“呵!代替我的太守之位?朝廷的符节安在?任命的文书安在?如有,陆或人立即大开城门相迎,毫不含混!怕只怕你名为汉臣,实为汉贼,助纣为虐,竟成了袁术那老贼的帐下喽啰!”

大小乔亦随军而行。见大乔不时掀帘张望,小乔眨眼问道:“姐姐是不是担忧火线战事,才这般暴躁?”

大乔低垂眼眸,半晌未语。于她而言,孙策只要安然就好,可他身负杀父之仇,又有鸿鹄之志,必会尽力而战,想到这里,大乔喉间涩涩,问小乔道:“婉儿,昨夜编的那些藤盔,都送去韩将军那边了罢?”

陆康闻言,放声而笑。陆逊年青气盛,再按捺不住,劈脸盖脸骂道:“孙伯符!你莫要血口喷人!我祖父为人如何,城中百姓自有公论!明显是你觊觎我庐江一郡,鼓起兵祸,现下反倒要骂我祖父贪慕权势,真是强词夺理!”

天明时分,乔蕤部一万八千雄师自六安解缆,浩浩大荡向舒城驶去。

陆康未答话,只是凝睇着他二人远去的身影,苦涩一笑,起家走入了箭楼当中。两名弓箭手立即补上缺位,将弓矢对准了城外平原上行列严整的军队。

“唉!”孙策长叹一声,不得不调转马头,与周瑜一道策马向阵中赶去。

孙策瞻仰城楼,大声喊道:“陆太守,别来无恙!日前承蒙你照顾,还将来得及言谢,没想到这么快又见面了!”

陆康仰天一叹,笑道:“公瑾,你是个好孩子,老夫明白。想当年,你父亲出任洛阳令,便是老夫在先皇面前保举。当时你比逊儿还小”,陆康眸中尽是慈爱的光芒,抚了抚陆逊的小脑袋,随后话锋一转:“但是你不懂!老夫毕竟与你们分歧!即便先皇驾崩,陆某亦时候不敢忘恩!老朽已七十不足,如果丢了庐江郡,为奸人所得,将来我奔赴鬼域,有何颜面再见先皇!来人!拿我的汉节来!”

听了陆康这一席话,孙策气得直笑:“我说你这老头……你要用汉制,我便沿你汉制;你愿擎汉节,我亦不禁止,为何定要你死我活啊?”

话音方落,一兵士小跑上前,将汉节奉上。陆康双手接过,高高擎起,沉气大喝道:“孙伯符!我陆或人在城在,人亡城破!你要进舒城,便从老夫的尸首上踩过!”

凌晨第一缕日光穿破苍穹,角声满天,孙策率千名将士布阵于舒城外,他身着龙鳞金甲,下跨大宛驹,手握十二锋银枪,器宇轩昂,威风八面。在他身后半丈处,周瑜儒裳纶巾,外披玉麟肩甲,骑着高头白马相随。

看到陆康高擎汉节的手微微颤抖,陆逊扶住他的手肘,喃道:“祖父……”

孙策借朝廷名义,恰是爱惜陆康的颜面,谁知他分毫不包涵面,言辞如此刺耳。布阵中,韩当与程普黄盖皆忿忿,孙策却不急不恼,笑道:“陆太守,你口口声声忠于汉室,却不护汉民,即便要舒城生灵涂炭,也不肯放弃太守之位,只怕是迷恋权势,而非为了尽忠罢?”

大乔愁眉不展:“婉儿,我思来想去,打庐江这事,真是着力不奉迎……”

目睹这般对骂下去,于事无益,周瑜拱手一揖:“舒城是周某本籍,陆太守是周某万分恭敬的长辈,而伯符则是我自幼订交的好友。昨日叨扰是因我不测遇袭,绝无决计设想,本日之事亦是情非得已。伯符受人之托,如果白手而还,定会惹得袁将军派出更多军队前来攻打庐江,待当时,陆氏一门的运气、舒城百姓的安危又当如何?请陆太守三思啊!”语罢,周瑜深深一揖,很久未起。

推荐阅读: 我的房东是千年女鬼     末世葬剑     抗日虎贲     在港综成为传说     你给我的喜欢     重生之农女悠然     仗剑万里     穿越之败家福晋     我的非人类房客们     桃源有仙田     终端位面异闻录     千年老尸要娶妻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