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征”就是六礼中的“纳征”,该下聘礼。日子是在八月十八,聘礼由外务府预备,照康熙年间的端方,是二百两黄金,一万两白银;金银茶筒、银杯;一千匹贡缎;别的是二十匹装备了鞍辔的骏马。
“儿大不由娘!你这么说,我这么听,将来看你本身吧!”
“也要能承平才行!”慈禧太后说到这里,便望着天子:“今后就希冀你了!阿玛说你天生有福分,必是个承平天子。”
一到长春宫请过了安,天子把这天召见军机的景象,都说了给慈禧太后听。谈到一半,慈安太后也来了。
“当时也不承望能有明天!”慈禧太后摸着额上的皱纹,不堪感慨地说,“一晃眼的工夫,来岁又该是酉年了!”
这两句话又似期许,又似挖苦,归正天子听来,感觉不是味儿,从速跪下答道:“不管如何样,儿子总得求两位皇额娘,不时教诲,刻刻训诲!”
听宣了钦派使臣行大征礼的制敕,皇后仍旧退回二厅。(未完待续。)
到了后邸,皇后的尊亲兄弟,早已候在大门外。
为这二十匹马,上驷院报销了八万银子,还花了三个月的工夫,把马匹调教得非常听话,不惊不嘶,举头安闲,步子不但踩得整整齐齐,并且还能共同鼓吹的点子。
“这十一年,经了多少大事!”慈安太后是欣喜多于感慨,“现在能够息一息了!”
在内里,崇绮要见女儿,亦不轻易,数日一见,见必恭具衣冠。她的母亲嫂子,倒是每天见面,但如命妇入宫,奉养皇后。
“是。”天子很恭敬地答道:“儿子不敢健忘。”
“大征”的礼节,当然昌大,但以办丧事的原因,天然不会太严厉,趁安排聘礼的当儿,灵桂和徐桐先向崇绮道贺。
因而皇后出嫁了,从天子亲授快意,立为皇后,鼓吹送回家的那一天起,阿鲁特氏与她的祖父、父母、兄嫂,便废绝了家人之礼。
聘礼并不算重,但天家繁华,不在财帛上计算,光是那一万两银子,便是户部银库的炉房中特铸的,五十两一个的大元宝,凸出龙凤斑纹,银光闪闪,映日生辉。
“趁这几年,还没有到七老八十,牙齿没有掉,路也还走得动,能吃多吃一点儿,能逛多逛一逛,好好儿享几年清福吧!”
秋风一起,宫里上高低下,精力格外抖擞。慈禧太后亲手用朱笔圈定礼部尚书灵桂、侍郎徐桐为“大征礼”的正副使,讨个“桂子桐孙”的吉利口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