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王爷所言,字字珠玑,微臣自愧不如。”宰相徐巍用心走得很慢,别的臣子都走远了,他才跟在赵恒身后,用只要两人能听到的声音道。寿王所忧,亦是他所虑,但他却没有寿王的胆量与胸怀,敢为朝廷顶撞皇上。
“众卿说说,辽国可伐不?”坐在龙椅上, 宣德帝看着底下的臣子们问, 特别是武官那列。
赵恒看着本身的父皇,迟缓而果断隧道:“启事有四,其一,犒赏未发,将士不满。”
宰相不开口,大多数文臣跟着低头不语,二皇子睿王转头看看,出列道:“父皇贤明,辽国派兵援助晋国蒙受惨败,后再未出兵,定是害怕我大周军威,敌军士气低迷我军军心大振,恰是出兵的绝佳机会。”
宣德帝摸摸胡子,笑着转向文臣。
郭伯言一听,冷静退回原地。他已经尽了忠臣的本分,再说,便是痴顽了。
红日西垂,赵恒回了寿王府,衣服也没换,直奔书房。福公公一向跟在王爷身边,固然没有上朝,但他从别人丁中传闻了王爷被皇被骗众扫了颜面之事,晓得主子现在正在气头上,他一个字都不敢多说,屏气凝神地在书房外间等待。
宰相徐巍面露赞成,两国出兵,天时天时人和都得考虑此中,不给犒赏将士不肯打,这是失了人和,辽国占有山脉险要易守难攻,这是没有天时,隆冬盛暑便是贫乏天时。
他一出声,大多数武官都拥戴起来。
“其二,路途遥遥,长途跋涉,将士疲惫。”
宋嘉宁派刘喜去看看,刘喜出自寿王府,与前院的大小寺人都熟。
一道清越的声音俄然传来,其言锋利,如隆冬之夜一道突如其来的雷鸣,震耳欲聋。文武百官齐齐昂首,想看看是哪位王爷如此胆小包天,竟然敢说皇上必败,然后他们就瞥见三皇子赵恒站在大殿当中,抬头直视龙椅上的帝王,背影苗条矗立,恍似黄山之巅不畏风霜的一棵青松。
吞吞吐吐……
统统人都震惊了,难以置信过后,各有所思。
宣德帝也没想一下子就灭了辽国,他只想先把幽云十四州抢过来。伐晋之前,宣德帝对北伐辽国并无信心,但韩达、郭骁等将领一战便斩杀三万辽兵, 足以证明大周将士并不输给辽国, 宣德帝便有了底气。
散朝以后,宣德帝叫曹瑜、郭伯言等人到崇政殿商讨伐辽战策。
众臣倒吸一口寒气,那个不知寿王有口疾,至今不敢公开群情,皇上却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狠狠地扯开了寿王从未愈合的伤疤。寿王反对伐辽,皇上却叫寿王写讨伐辽国的檄文,无异于又在伤口上洒了一把盐。
皇上的亲儿子都被骂了,文武百官谁都晓得皇上情意已决,再没一个敢出言反对。
中书舍人范平也拥戴道:“睿王所言恰是,值此之际,我军乘胜追击,伐辽便如探囊取物。”
“其三,盛暑时节,倒霉作战。”
两个王爷一担忧一幸灾乐祸,枢密使曹瑜、殿前司批示使郭伯言以及宰相徐巍、副相陆询等人,却都不动声色地看着平时神仙一样独来独往的寿王爷,猎奇寿王爷接下来会如何说。
范平不过是看破宣德帝的心机,出来讲点讨皇上欢心的话,现在被郭伯言一个虎将扣问战术,顿时僵在了那边,白净的脸庞一会儿红一会儿青的。郭伯言见了,递给范平一个武将鄙弃,然后出列,拱手道:“皇上,墨客意气说来简朴,然疆场千变万化,若无必胜掌控,万不成等闲出兵,伐辽之事,臣恳请皇上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