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皇刘备 > 第二十三章 东莱故事(四)

我的书架

“但是我儒家果无魁首诸家之大义乎?非也,先师仲尼乃不世出之圣贤,岂无遗泽留示先人?儒家之大义,便在《大学》篇,便在格物致知!此四字乃我儒家之总纲,可为万世稳定之法统!”

这还不算完呢。刘备没等世人缓过神来,又问道:“不说管仲仁与不仁,之前有师兄言治国之道,唯礼唯孝。那么,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是如何治国的?唯礼唯孝么?”

刘备这就是当众啪啪啪的打脸啊,孔子口中的仁德贤者,都这付德行,你们又有何资格来要求我为曹太守哀伤?何况我和曹太守压根就不熟好不好?世人想起本身刚才还“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叫得欢呢,不由得脸上火辣辣的。

世人已经傻掉了,格物致知还能如许解释?固然已经有一部分人早就接管了格物乃是穷天下之理的说法,但没有像刘备这般无耻的把诸家学说绑架在格物致知这四字上面。这太不要脸了,不过仿佛很不错啊。好多士子已经开端镇静冲动了。细心一想,对啊,很有逻辑啊。如果格物致知遵循刘备如许来解释,那么我儒家魁首百家学说乃是理所当然啊!不就是如许的么?格物致知也很好了解啊,我向农夫就教如何种庄稼是格物,观天象察云雨而后知星相这也是格物,习骑射研兵阵也是一种格物,对呀,天下万物就没有我们不成去格的!先圣还真是聪明啊,为何我们没有早一点发明这句话的原意呢?

刘备奸刁的一笑,大声道:“诸家学说,皆知其但是不知其以是然。只要我儒家先圣,有大聪明有大仁心,因而有格物致知一论著于书间。惜哉此煌煌之言蒙尘数百载。自本日起,我儒家魁首诸家学说,奉天命,佐君王,名正言亦顺矣!治国平天下,舍我者其谁?”

“既然天下之事皆可谓之物,天下之物皆有其理。那么,农者,商者,兵者,法者,阴阳术者,医卜之流者,我等皆可去格!我等皆可去穷其理,致其知!是故,儒家者,格物乃其根底骨干,而法家、兵家、农家等流,皆为我儒家之枝叶也!是故贤人有言,格物致知后,方可修身养性,诚意正心,继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吾觉得,此言大善!不知诸君觉得然否!”

这个时候,有人已经思惟混乱了。尼玛,从小所学的不是如许的呀,不过刘五郎讲的又好有事理,实在士子们又不傻,这类环境他们潜认识里早就晓得,只是没有人提及,他们就强行让这类设法休眠罢了。

“五郎,格物致知如何能为万世儒家之法统,还请以教我!”

刘备又道:“治国之道,岂在唯礼唯孝?礼者,分佳耦父子君臣高低,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礼与孝,人之本能也,常情也,治国平天下,岂可凭此?先秦之时,诸子之学并显于世,兵者,墨者,法者,阴阳者,纵横者,皆可称儒。而后宗师仲尼出世,儒家独领风骚至现在。国朝数百载,历数三公九卿宰辅之流,或重法,或通兵事,或通经济,或为杂家,何也?盖因礼与孝,乃治国之表,其他诸术,为治国之底子也。”

此时诸子皆被刘备之言所吸引,那里还想获得此人是之前他们看不扎眼想经验经验的小师弟。刘备朗声持续歪楼:“盖因昔年先师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稀有家之传。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黎……是故书缺简脱,礼坏乐崩。至汉武之世,方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广收天下篇籍,由是儒家方兴。”这段典故大师都体味,《汉书-艺文志》内里也有记录。

推荐阅读: 深渊独行     交换人生俱乐部     星月无双     从一条鱼开始进化     极品盲技师     流光惊梦     婚情动我心     魔法航线     冥道生死劫灵界篇     九天化无诀     剑与系统     绝色狠妃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