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转问程普、桓阶道:“明远所言,天下之乱当在袁氏,而袁氏已经成心争夺天下了。你们不知如何以为?”
韩易点点头,说道:“兄长若缺粮草,有我在此,汝南之粮响可充足兄长之军食用了,兄长大可不必再为此事而烦心。天下之人常说,乱天下者董贼也。但是在我看来,真正乱天下者,乃袁氏也。”
众将苦劝无用,只得纷繁披重甲一齐上前。果然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有韩易等大将的切身领兵突围,士卒们之勇力可撼山岳,气势斗牛直冲天涯。
韩易笑道:“自从鲜卑地返来以后,已有两三年时候未有亲身突阵了。固然日日有苦练过武技,也不知我的武技是否有所长进?在乱军当中是否得用?诸将勿阻,可随我一齐上前。”
韩易设席与众将驱逐孙坚与其部下,场面固然热烈不凡,但韩易看着孙坚却少了多年前的欢畅了。酒过三旬,韩易借着酒醉,随便的问道:“听闻荆州刺史王睿,本是要来插手讨董义举的,为何兄长将其斩杀,又兼并了其部?”
方才吃完马肉,西凉军的守势又来,韩易见军心可用,因而大呼道:“兄弟们,今次之战我军算是暂败了,但自古以来为军者,先败后胜比比皆是。我军虽少,但不是少的不幸;西凉军虽多,可也不是强得可骇。前人有云:其道远险狭,如同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韩易鄙人,愿切身为雄师开路,有敢死向前者,皆随我来。”
韩易正等待曹操、孙坚两部来援时,却闻曹操在丹阳郡招兵万人北上时,却在淮北引发兵变,丹阳兵一哄而散。曹操无法,只得来信通报韩易,说要前去泰山郡中持续募兵。但是北上的长沙太守孙坚已经达到了南阳郡,韩易大喜,命人前去联络孙坚。
孙坚不悦的说道:“明远贤弟又岂是你说的这般小人。当初若不是我夺了明远贤弟的机遇,又岂有本日之高位。明远贤弟虽失却机遇,却又自已寻求机遇,更在二十6、七时,就比我的军职更高上一级了。可见明远贤弟乃是有真才实能之人,远非我这等武夫可比。”
孙坚问道:“袁氏一族四世三公,举天之下皆是其族的弟子故吏。袁绍远了酸枣,环境如何我不知之。只看袁术单骑出逃雒阳,不过两月时候就能堆积起4、五万雄师,良将数十。对我部苛待的张咨更不敢贫乏袁术军的半分粮草,便可想而知袁氏之声望了。袁氏若争天下,只怕会是水到渠成啊。而反观汉室,四方兵变不竭,可说难扶之极,坚是欲扶有力啊。这二袁当中,我部但如何决择才好啊?”
韩易领兵在阳关休整时,董卓闻知太谷、轩辕之战后,西凉军也折损了近万人马,因而派出吕布等将共万余兵马前来援助。徐荣令校尉王方引军先回荥阳、汜水关,自已仍然留在大谷关张望战情。
孙坚肃容应道:“兄弟之言大善,为兄今后定不再与袁氏交友。当与兄弟一起,匡扶汉室也。”
孙坚与袁术在鲁阳会盟后,命雄师先自前去梁县驻屯,自领数十骑来阳翟面见韩易。孙坚还是与数年前那般开朗大气,并为韩易先容后得的数名部下,有桓阶、公仇称、朱治、徐真、李异等。另有孙坚的亲弟孙静、从弟孙孺、从子孙河等。以及故交中的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吴景等人。
孙坚点了点头,深服程普的老成之谋。
众军士听了,哪敢列于阵前,皆不承认自已怯懦。最后韩易挑出慎重盾者在前,强弓硬弩手在后,先与徐荣军在谷口对射,再派出刀盾手冲锋杀敌,最后全军涌出,突击徐荣军。
程普言道:“照四方所传来的讯息来看,袁氏一族的确有些古怪。不过,该当是袁绍、袁术二人有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