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苦劝无用,只得纷繁披重甲一齐上前。果然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有韩易等大将的切身领兵突围,士卒们之勇力可撼山岳,气势斗牛直冲天涯。
闻讯而来的众将大惊,叫道:“雄师久困不得出,皆我等之过也。怎能让主公切身蹈险?我等愿亲身上阵突围。”
吴景气味一窒,只得开口不言,只是心中仇恨之意愈浓,已成仇恨之心。
程普言道:“照四方所传来的讯息来看,袁氏一族的确有些古怪。不过,该当是袁绍、袁术二人有古怪。”
韩易一军这才稍稍停歇,再食马肉,养精续锐,筹办备战。
韩易又道:“当今天下大乱,天子落空政权。我等深受国度重恩,但还未能清雪国耻。我与兄长各占有州郡,理应一起同心合力,经心为报王室之恩,匡扶国度,让天下重归安宁才对。却不要跟随袁氏暗中造反谋反,不然,的确是在互取热诚呀!”
孙坚与袁术在鲁阳会盟后,命雄师先自前去梁县驻屯,自领数十骑来阳翟面见韩易。孙坚还是与数年前那般开朗大气,并为韩易先容后得的数名部下,有桓阶、公仇称、朱治、徐真、李异等。另有孙坚的亲弟孙静、从弟孙孺、从子孙河等。以及故交中的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吴景等人。
在第三日上,余化、高雅、刘何三部退回轮氏时,因有西凉军校尉王方一军的阻截,伤亡过半,非常惨痛。韩易重新检点兵马,大谷关方向主力军阵亡四千余,伤者三千余。轩辕关偏军阵亡三千余,伤者两千余。主战兵一战折损了一万四千余人,可谓元气大伤。只能黯然的退兵阳关了。
韩易正等待曹操、孙坚两部来援时,却闻曹操在丹阳郡招兵万人北上时,却在淮北引发兵变,丹阳兵一哄而散。曹操无法,只得来信通报韩易,说要前去泰山郡中持续募兵。但是北上的长沙太守孙坚已经达到了南阳郡,韩易大喜,命人前去联络孙坚。
韩易指着谷口笑道:“兵法有云:围师必阙。困兵方能为了求生,不敢与敌,只是抢先恐后的向前逃命。围师只需大肆的放箭收割,衔尾追杀便可。我军虽是困兵,然却勇于与敌军作战,毫不因活路在前,就只想向前逃命。有怯懦者,可列于前。有胆小者,可随韩易列于后。步步为营,缓缓而退,方才我韩易的兵法。”
“不说大将军何进之死,也不说雒阳城中的权力之争;只说自兴义兵以来,除了曹操、王匡与我以外,袁氏与其订交友的刺史、太守,无一人出兵真正讨董。全数坐观,倒是为何?目地就是想让天下真正的大乱起来,袁氏方可从中取利,或者……争夺天下也未可知也。”
孙坚听后,一时惊诧无语。正交怀相饮的众将见了,一时也冷静相觑,不知产生何事。附近的吴景见姐夫被韩易逼问住,忍不住的出言辩驳道:“我家主公是斩杀了荆州刺史与南阳太守,可韩辅国不也斩杀了颍川太守么?”
大将们身先士卒,大家皆是数十人敌,百人敌之勇将,直如利刃插入了敌军阵列当中,坚刀过处,毫无抗手。士卒们见了,大家悍不畏死,如同飞蛾投火,前赴后继。韩易见之气血上涌,大喊酣斗。盾毁用刀,刀折用拳,拳到之处,盾碎甲裂,纵横无敌。
孙坚不悦的说道:“明远贤弟又岂是你说的这般小人。当初若不是我夺了明远贤弟的机遇,又岂有本日之高位。明远贤弟虽失却机遇,却又自已寻求机遇,更在二十6、七时,就比我的军职更高上一级了。可见明远贤弟乃是有真才实能之人,远非我这等武夫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