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餐,一家人又凑在一起小赌几把,陈青手气不好,也不敢乱费银子,只凑趣玩了一回,便坐在阳哥身后看他打牌。
邵凤至炖了一个时候的杀猪菜早已满面喷香,另一口锅里的土豆炖大鹅也已模糊披发香气。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蒸年糕,因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窜改多端的口味,几近成了家家户户必备的应景食品。这天梁家蒸了各式百般的年糕,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意味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义。又用江米、大枣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另有加了糖、猪油、桂花等做的甜糕。
这风俗已经持续7年,本年又赶上梁子俊大婚,吃过喜酒的都要夸上两句,再来句早生贵子的祝贺也能哄的梁家人高低都高欢畅兴。
陈青不知小人又开端作怪,还在忙着将泡好的豆子磨成浆。这力量活自是他和阳哥接办,两人边磨边聊倒也不累。
农家大多不识字,能认得本身名字就行,会写的未几。是以这每到春节,春联都要请村里有学问的墨客给写副寄意好的,祈求新年如同春联普通迎新纳福,红火安然。
一大早陈青就打了半盆浆糊,将事前剪好的窗花贴在各个窗户上,又在屋门贴上倒过来的福字。连鸡窝猪圈都各得一张红纸,叫做“封岁”也叫“上红”。梁子俊则是同梁子平将宅门外贴上春联和两尊威武的门神画像。
三个帮手这会也凑过来,直嚷着要大展技艺,给阿爹阿娘做上等美食咀嚼。
一顿烤肉大餐吃的各个肚皮滚圆,陈青又捣了蒜泥倒上一点酱油、加少量盐和水调味,切上满满一盘五花三层肉,沾着解腻的酱汁每人尝上一块别提多甘旨了。
“我看你一准是盯上这糖瓜了!”李平阳笑着将油纸摊开,同梁多多一起分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