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后,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颠末,忽见一大块石上笔迹清楚,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重新一看,本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出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尘凡,历尽聚散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前面又有一首偈云:
本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以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本身无材不堪当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忸捏。
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
各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提及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兴趣。待鄙人将此来源说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假作真时真亦假,有为有处有还无。
出则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按那石上书云:
却说甄士隐俱听得明白,但不知所云“蠢物”系何东西。遂不由上前见礼,笑问道:“二仙师请了。”那僧道也忙答礼相问。士隐因说道:“适闻仙师所谈因果,实人间罕闻者。但弟子愚浊,不能洞悉明白,若蒙大开痴顽,备细一闻,弟子则洗耳聆听,稍能警省,亦可免沉伦之苦。”二仙笑道:“此乃玄机不成预泄者。到当时,只不要忘了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士隐听了,不便再问,因笑道:“玄机不成预泄,但适云‘蠢物’,不知为何,或可一见否?”那僧道:“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说着,取出递与士隐。士隐接了看时,本来是块光鲜美玉,上面笔迹清楚,镌着“通灵宝玉”四字,前面另有几行小字。正欲细看时,那僧便说:“已到幻景!”便强从手中夺了去,与道人竟过一大石牌坊,上书四个大字,乃是“太虚幻景”。两边又有一幅春联,道是: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尘凡中一二等繁华风骚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处所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庙旁住着一故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繁华,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只因这甄士隐禀性澹泊,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品德。只是一件不敷:如本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要一女,乳名英莲,年方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