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二人来到王夫人房中,宝钗也在那边。贾蔷已从姑苏买来十二个女孩子及行头,聘来教习。王夫人让他们在梨香院排戏,薛家搬到东北角一处房屋居住。林之孝家的又来回:“采买的十二个小尼姑、小道姑都到了,道袍也做好了。另有个带发修行的,出身官吏之家,因自小多病,入了佛门,带发修行,法名妙玉,本年十八岁。她文墨极通,典范也极熟,模样又好。客岁她随师父来京,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现在老姑子死了,只她一人在此。”王夫人说:“你如何不把她接来?”林之孝家的说:“她不肯到公侯家世来。”王夫人说:“那就下帖请她。”宝钗见这里慌乱,就与宝玉、黛玉来到迎春房中。
贾政嫌他套“书成蕉叶文犹绿”。世人代他辩白,李白的《凤凰台》满是套崔颢的《黄鹤楼》,只要套得出奇就好。
世人出来,有人来回,贾雨村派人来有事。贾政就领人从另一面出去,走马看花般抚玩其他景色。世人走累了,贾政见前面有一座院落,就出来歇脚。院中装点着山石,种着碧桃、芭蕉,一株西府海棠格外鲜艳。世人群情一番海棠,宝玉又发一通高谈阔论。贾政问:“这里题甚么新奇字?”一人说:“题‘蕉鹤’。”又一人说:“‘崇光泛彩’方妙。”贾政与世人都说好,宝玉却说:“妙是妙,可惜只说了海棠的‘红’,遗漏了芭蕉的‘绿’,不如题‘红香绿玉’,方分身其美。”贾政连连点头,说:“不好,不好!”世人进屋,内里与别处截然分歧,竟分不出间隔。本来四周都是雕空小巧的木板,请妙手匠人雕出的各种斑斓的花腔,再看墙上,都是按古玩的形状抠出的槽子。世人齐赞:“好精美!”贾政转了几圈,竟迷了路,好轻易找个门,却见本身与一群人劈面走来,本来是面大镜子。转过镜子,门更多了,只好由贾珍带路,方转出来。世人都奖饰:“风趣,风趣!搜神夺巧,太好了。”
宝玉去见贾母,被贾政的小厮们抱住,说:“老太太几次叫你,是我们说老爷没难为你,才让你大展才调。人们都说,你作的诗比世人的都强,该赏我们吧?”宝玉说:“好,一人一吊钱。”小厮们说:“谁没见过一吊钱?”七手八脚地把宝玉佩带的荷包、扇袋等装潢品解个一干二净。宝玉见了贾母,贾母知贾政没难为他,也很欢畅。
吟成豆蔻诗犹艳,睡足荼蘼梦也香。
再往前走,一片翠竹掩映一带粉墙、几间整齐的房屋。贾政说:“若能月夜在此读书,也不虚度平生。”一清客说:“此处应题四个字。”有人说:“淇水遗风。”另有人说:“睢园遗址。”贾政都未点头。贾珍说:“还是宝兄弟拟一个。”贾政说:“他没作,就先群情别人,可见他轻浮。”世人说:“他群情得对,不必指责。”贾政说:“本日任你胡说八道,先说出群情来,才许你作。”宝玉说:“这是第一处行幸的处所,必须称道圣上才好。用四字的匾,前人也有现成的。”贾政诘责:“莫非‘淇水’、‘睢园’不是前人的?”宝玉说:“不如‘有凤来仪’。”世人齐声喝采。贾政让他再题一联。宝玉说:
宁、荣二府每天慌乱,直到十月方才筹办结束。贾政上朝奏本,皇上批下:“来岁正月十五日贵妃探亲。”贾政奉旨,两府更忙,年也没过好。到了正月初八。就有寺人来看了别墅,安排好停止各种典礼的处所。接着,就有关防寺人带着小寺人在街上安设围障,另有人来教习贾府各种礼节。工部批示人打扫街道,五城兵马司撵逐闲人。到了十四日,花灯炊火都备齐,高低彻夜未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