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到了出场日期,王夫人备好接场酒,盼望宝玉叔侄返来。比及晌午,不见返来,派人探听,连派的人也不见返来;再派人去,还不返来。王夫人、李纨、宝钗心如油煎。傍晚时,贾兰返来,哭着说:“二叔丢了。”王夫人怔了,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宝钗哭得翻白眼,袭人哭成泪人,问:“你同二叔在一处,他如何丢了?”贾兰说:“我和二叔一起吃、一起住,考号也不远。今儿二叔的卷子早完了,等我一起交了卷子,一同出来,到龙门口一挤,就不见了。李贵在门外还瞥见了。我们里里外外找一遍,也没找到。”宝钗已猜了个八九。贾蔷不等叮咛,也分头去找。贾兰还要去找,被王夫人拦下,怕他也丢了。惜春问:“二哥戴玉了吗?”宝钗说:“戴了。”惜春已明白了,也不申明。袭人也猜知是和尚捣蛋。王夫人让李纨母子歇歇,本身却一夜无眠。次日一早,虽有家人返来,也无动静。薛阿姨等远亲接二连三过来问候。几天后,王夫人汤水不进,命在垂死。这天探春返来了。见她出落得更有丰采,王夫人方略宽些心。她见惜春道姑打扮,很不舒畅。提起宝玉,大师又大哭,幸亏她见地高,渐渐劝开。
这天五更,内里一阵乱喊,几个小丫头奔出去,也不及奉告大丫头,直接进房说:“太太、奶奶们大喜!”王夫人觉得找到宝玉了,欣喜地说:“快叫他出去!”小丫头说:“中了第七名。”王夫人叹了口气,坐了下来。探春问:“谁中了第七名?”“宝二爷!”正说着,内里又喊:“兰哥儿也中了!”报单传出去,贾兰中了第一百三十名。李纨、王夫民气中欢乐,只要宝钗暗自饮泣。忽听茗烟乱嚷:“‘一举成名天下闻’,现在二爷走到那里,都晓得是举人老爷,谁敢不送来?”人们都说这话有理,惜春却说:“只怕他入了佛门,这就难找了。”招得王夫人又哭起来。探春劝:“二哥生下带块玉,都说是功德,我看都是玉不好。如果再有几天不见,太太别活力,只当没生过这位哥哥。他公然成了正果,也是太太几辈子修的福。”宝钗无话说,袭人一头栽倒。贾环见兄、侄俱落第,再加上巧姐儿的事,知探春饶不了他,又不敢躲开,如在波折丛中。
说到酸楚处,荒唐愈可悲。
薛阿姨逢到大赦,凑足银两,赎出薛蟠,母子、兄妹相见,悲喜交集。薛蟠矢语发誓,定要痛改前非。薛阿姨让他把香菱扶为正房,他满口承诺。众下人也都欢乐,当下就叫香菱“大奶奶”。薛家去贾府拜谢,正逢贾政手札来到。贾兰念给大师听,念到宝玉的事,王夫人等都放声大哭。世人劝,宝玉借胎,我们家出个佛爷,比出个官还强;东府的太爷修炼多年,也没成仙,佛就更难成了。太太往这上面想,也就想开了。王夫人说:“我是心疼媳妇,才成一二年的亲,他就狠心扔下走了。早知他如许,就不该为他结婚,害了人家女人。”薛阿姨说:“我们如许人家,另有甚么话说吗?幸喜她怀了胎,将来生个外孙子,必然是有建立的。你看大奶奶,现在不苦尽甜来了吗?”宝钗思前想后,凡事皆有定命,何必怨天尤人?反用大事理劝婆婆和母亲。王夫人说:“若说我无德,就不该有如许的好媳妇了。”
贾政、贾蓉到了金陵,安葬了贾母等人的棺木,贾蓉送黛玉的棺木到姑苏。贾政接到家书,心中欢乐,又为宝玉走失烦恼,便命开船回京。这天,船泊毗陵驿,天寒落雪,贾政让仆人们持帖子拜访本地朋友,说是有急事,不能切身拜见,也不敢劳动台端来会。身边只要一个书童,奉侍他写家书。正写着,忽见船头呈现一人,秃顶赤脚,身披大红猩猩毡大氅,跪下就叩首。雪幕中看着模糊像宝玉,他忙出舱来看,果然是宝玉,正想说话,忽见一僧一道不知从何而来,挟上宝玉飘然下船,如飞而去。贾政不顾路滑,疾步追逐,忽听有人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