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政殿外,只见承琰负手立于议政殿外的阶上,俯瞰着下方,头戴金冕,白玉珠旒低垂在面前,使其看起来严肃厉穆,一身明黄龙袍,绣有九条五爪纹金龙与五色祥云,下幅为八宝和立水纹,小摆的小团龙在晨风的吹动下栩栩如生。
这些秀女的位分尚未制定,倒是封后的旨意下来了,定于仲春初八为天子与皇后停止大婚。
到了凤鸾宫,我已怠倦至极,小腹微微有些不适,却又只得强忍着。
不到中午,便传来了动静,此次殿选共留用了十六名秀女,留名后便送回了府上随教习姑姑学习宫中礼节,定于仲春十六入宫。
约莫过了一个多时候,大婚的繁礼才算成了。
一番话非常挑衅,座上这位虽年方十八,比我亦小一岁,比不得懿元夫人与惠妃伴随皇上多年,资质深厚,然其毕竟是一国之母,且初入宫中,是何脾气还不知,懿元夫人却如此****出言讽之,殿中瞬时无声,世人都看着座上的皇后。
卯时刚到,天已亮起,迎亲的步队已入了宫,观礼的宗室亲贵,王公大臣,遗老阔少,皆身穿朝服,等待在议政殿外的阶下。
主殿比之昭阳宫天然略宽广些,殿内一应金雕玉器应景的摆放在各处,雍容高雅,紫金香炉轻烟冉冉,收回暗香的气味。
接着,皇后又道:“听闻畴前是惠妃与纪昭媛在打理六宫事件,今后本宫还需向两位姐姐多多请教,怕是时有叨扰,还望二位姐姐莫弃。”
言罢,座下的惠妃与纪昭媛忙起家道:“皇后娘娘言重了,能助娘娘一二,是臣妾等的幸运。”
只闻如空谷幽兰的声音自上方传来:“诸位姐妹不必多礼,快起来吧。”
一个上午我已是非常怠倦,却又不肯在如许的日子里惹人谛视,只悄悄点头道:“无妨。”
虽猎奇今届秀女是何姿容,然今后难道不见,故而便也安下心来,毕竟此时,万事于我而言都不如腹中孩子首要。
听闻初选便留了四十余名秀女,接着便是殿选,太后与皇上天然列席,懿元夫人虽不再摄六宫事,但是作为宫中位分最高的妃子,天然是要伴随皇上一同殿选,惠妃现在办理六宫,天然也一道去了。
凤舆将皇后送往凤鸾宫,嫔妃们也紧随厥后,去处皇后叩首问安。
皇后含笑道:“二位姐姐不必多礼,快坐下罢。”
说着,便有皇后的贴身宫女上前宣了皇后的犒赏,世人忙领赏谢恩。
凤舆四周站着几十名宫人及侍卫,待凤舆停稳,陪侍的嬷嬷缓缓将垂帘掀起,穿戴沉重凤冠吉服的皇后搭着嬷嬷的手谨慎的下了凤舆。
这时,自晨起便面色阴沉的懿元夫人转头望着座上的皇后,忽而笑道:“皇后娘娘初入宫,虽为后宫之首,但畴前毕竟养在闺中,见地陋劣,六宫琐事庞大,怕皇后娘娘到时手足无措,岂不是要贻笑风雅了。”
皇后含笑一一点头记下,又给世人赐了座。
自我搬到昭阳宫,已有近一月,迁宫后的前几日夜里睡不平稳,玉缘与容瑾便在床边铺了床褥陪着我,一夜一夜畴昔,也未曾产生过臆想中的可骇之事,我只笑本身心小,顺了懿元夫人的意,心中豁然很多,接下来的日子倒也不再惊骇。
因皇后乃国母,帝后大婚自是国之大喜,不到卯时,文武百官与后宫妃嫔已等待在议政殿外,仪仗鼓乐此时也已收回震耳的礼乐之声。
随后十六人抬的凤舆与长长的仪仗并行,在阶下稳稳的落在地上,只见这凤舆足有三层,轿顶涂金,一层正中绣着一只斗大的金凤凰,凤背驮着凤舆的金顶。二层蓝缎绣的蓝凤凰绕轿檐一圈,轿檐上站着九只小金凤。三层为弓背行出方檐,檐四角各站着一只金凤,嘴中衔着长长的明黄垂地流苏,轿帷以明黄色云缎作底,上面绣着五彩凤凰。凤舆两侧饰有双喜,垂帘上绣有红缎绣蓝凤凰、金喜字,另有五彩云朵、蝙蝠和吉利花。四周绣葫芦万代花边,寓有多福多寿、子孙万代、繁衍不断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