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世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一名解事颇早的小女孩子每天的糊口多么单调呵!年年种着小黄瓜、大倭瓜,年年春秋佳日有些胡蝶、蚂蚱、蜻蜓的后花圃,堆满了陈旧东西,暗中而尘封的后房,是她消遣的处所;慈爱而犹有童心的老祖父是她独一的朋友;朝晨在床上学舌似的念老祖父口传的唐诗,白日缠着老祖父讲那些实在已经听厌了的故事,或者看看那左邻右舍的千年如一日的呆板糊口。如果如许死水似的糊口中有甚么俄然冒起来的浪花,那也不过是老胡家的小团聚媳妇病了,老胡家又在跳神了,小团聚媳妇终究死了;那也不过是磨倌冯歪嘴俄然有了老婆,有了孩子,而厥后,老婆又俄然死了,剩下刚出世的第二个孩子。
这老胡家的婆婆为甚么坚信她的小团聚媳妇得狠狠地“管束”呢?小团聚媳妇有些甚么处所叫她白叟家看着不扎眼呢?因为那小团聚媳妇第一天来到老胡家就由街坊公论鉴定她是“太风雅了”,“一点也不晓得羞,头一天来到婆家,用饭就吃三碗”,并且“十四岁就长得那么高”也是分歧规律――因为街坊公论说,这小团聚媳妇不像个小团聚媳妇,以是更使她的婆婆坚信非严加管束不成;并且更因为“只想给她一个上马威”的时候,这“太风雅”的小团聚媳妇竟然不平管束――带哭连喊,说要“回家”去――以是不得不狠狠地打了她一个月。
并且从《呼兰河传》,我们又看到了萧红的幼年也是多么的孤单!读一下这部书的寥寥数语的“序幕”,就想得见萧红在回想她那孤单的幼年时,她的表情是如何孤单的:
他们或许会如许说,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故事和人物都是零琐细碎,都是片段的,不是全部的有机体。
东邻西舍也都不知如何了。
小黄瓜,大倭瓜,或许还是年年地种着,或许现在底子没有了。
并且我们不也能够说: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这“不像”以外,另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加“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但是我却感觉正因其不完整像自传,以是更好,更成心义。
街坊们当然也都是和那小团聚媳妇无怨无仇,都是为了要她好――要她像一个团聚媳妇。以是当这小团聚媳妇被“管束”成病的时候,不但她的婆婆肯舍大把的钱为她治病(跳神、各种偏方),而众街坊也热情地给她出主张。
呼兰河这小城的糊口也是呆板单调的。
本年四月,第三次到香港,我是带着几分感慨的表情的。从我在重庆决定了要绕这么一个圈子回上海的时候起,我的心胸总有点儿冲突和抑悒――我决定了这么走,可又怕这么走,我怕香港会引发我的一些回想,而这些回想我是情愿忘怀的;不过,在忘怀之前,我又极情愿再复习一遍。
畴前那后花圃的仆人,现在不见了。老仆人死了,小仆人逃荒去了。
一年当中,他们很有规律地过糊口;一年当中,必然有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日娘娘庙大会……这些热烈、昌大的节日,而这些节日也和他们的平常糊口一样多么单调而机器。
呼兰河的群众当然多是良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