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跳秧歌,是为活人而不是为鬼预备的。跳秧歌是在正月十五,恰是农闲的时候,趁着新年而化起装来,男人装女人,装得风趣好笑。
庙会到下半天就散了。固然庙会是散了,但是庙门还开着,烧香的人、拜佛的人持续地另有。有些没有儿子的妇女,仍旧在娘娘庙上玩弄着娘娘。给子孙娘娘的背后钉一个纽扣,给她的脚上绑一条带子,耳朵上挂一只耳环,给她戴一副眼镜,把她中间的泥娃娃给偷着抱走了一个。传闻如许做,来年就都会生儿子的。
如许你就再也不敢问他了。要问他用饭没有?他就说:“睡觉了。”这是没有体例的,任他去吧。因而却连大带小的一齐站在庙门口,他们哭的哭,叫的叫,仿佛小兽似的,差人在看管他们。
大的有一尺多高,二尺来高。小的有小得像个鸭蛋似的。不管大小,都非常矫捷,按倒了就起来,起得很快,是顺手就起来的。买不倒翁要当场实验,间或有内行的工匠所做出来的不倒翁,因屁股太大了,他不肯意倒下,也有的倒下了他就不起来。以是买不倒翁的人就把手伸出去,一概把他们按倒,看哪个先站起来就买哪个,当那一倒一起的时候真是好笑,摊子中间围了些孩子,专在那边笑。不倒翁长得很都雅,又白又胖。并不是老翁的模样,也不过他的名字叫不倒翁就是了。实在他是一个胖孩子。做得讲究一点的,头顶上还贴了一簇毛算是头发。有头发的比没有头发的要贵二百钱。有的孩子买的时候力图要戴头发的,做母亲的舍不得那二百钱,就说到家给他剪点狗毛贴。孩子非要戴毛的不成,选了一个戴毛的抱在怀里不放。没有法只得买了。这孩子抱着欢乐了一起,等到家一看,那簇毛不知甚么时候已经飞了。因而孩子大哭。固然母亲已经给剪了簇狗毛贴上了,但那孩子就总感觉这狗毛不是真的,不如本来的都雅。或许那本来也贴的是狗毛,或许还不如现在的这个都雅。但那孩子就总不高兴,忧愁了一个下半天。
塑泥像的人是男人,他把女人塑得很和顺,仿佛对女人很尊敬。他把男人塑得很凶悍,仿佛男性很不好。实在不对的,天下上的男人,不管多凶悍,眼睛冒火的仿佛还未曾见过。就说西洋人吧,固然与中国人的眼睛分歧,但也不过是蓝瓦瓦的有点近似猫头鹰眼睛罢了,竟然间冒了火的也没有。
挤丢了孩子的站在那儿喊,找不到妈的孩子在人群里边哭,三岁的、五岁的,另有两岁的方才会走,竟也被挤丢了。
比方女子去拜过了娘娘庙,也不过向娘娘讨子讨孙。讨完了就出来了,其他的并没有甚么尊敬的意义。感觉子孙娘娘也不过是个浅显的女子罢了,只是她的孩子多了一些。
因而在纸灯笼下边,三个两个地打赌,赌到天气发白了,该牵着马到河边去饮水去了。在河上,碰到了捉蟹的蟹船,蟹船上的老头说:
扭扭搭搭走得俏,
有的住了一夜,第二夜就归去了。有的住了三夜,一向到大戏唱完,才赶着车子回籍。不消说这沙岸上是很雄浑的。夜里,他们每家燃了火,煮茶的煮茶,谈天的谈天,但终归是人数太少,也不过二三十辆车子,所燃起来的火,也不会火光冲天,以是多少有一些苦楚之感。夜深了,住在河边上,被河水吸着又特别地凉,人家睡起觉来都感觉冷森森的。特别是车夫马倌之类,他们不能够睡觉,怕是有匪贼来掳掠他们的马匹,以是就坐以待旦。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那牵着牲口饮水的人,是一点大戏知识也没有的。他只听到牲口喝水的声音呵呵的,其他的则不知所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