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放侧重伤将死的性命不管,内心终归不结壮。
魏州城东南边尽是高门贵户,府邸园林相连,翘角飞檐,雕梁画栋,尽数掩在苍翠花木之间。一辆宝璎华盖的马车在僻静的角门悄悄停稳,四角香囊流苏微晃,留下淡淡香气。
想了想,又回过身去,葱白的柔滑手指攀在浴桶边沿,“要不,请许婆婆去瞧瞧?”
醒来时灯烛未熄,兵法闲翻。
“嗯,看着怪不幸的,关乎性命,总不能坐视不管。”
府里的处境,玉嬛当然是清楚的。
甬道两侧尽是积水,许婆婆上了年纪,虽有丫环搀着,也不敢走快。
但是那些影象涌入脑海, 卷着数年光阴的起伏跌宕,不是梦境的芜杂混乱,而是清楚清楚,每件事都有迹可循——
夜色暗沉乌黑,屋舍窗扇混乱残破,父亲谢鸿和娘亲冯氏都倒在血泊里,气味俱无,身材冰冷,而她却如何都触碰不到,只要那种彻骨的惊骇绝望刻在心底里,醒来都感觉心惊肉跳,额沁盗汗。
见玉嬛冒着雨跑出去,从速撑着伞围上去。
玉嬛靠着软枕小憩,在马车停稳的那瞬,蓦地从昏甜睡意里惊醒,展开眼睛。
玉嬛吓了一跳,游移了下,还是壮着胆量畴昔。
朝堂夺嫡暗潮云涌, 东宫与永王各施手腕, 世家为保住秉承数代的好处而排挤争斗, 终究令百姓遭殃、民不聊生, 孤负了万千将士拿性命热血换来的边疆安宁。曾跟他许下婚约的女子灵动仙颜, 叫人久久难忘, 却终究丢失在机谋里, 葬身宫廷。
母亲冯氏本日去梁家做客,也是为这事。
玉嬛虽爱偷懒奸刁,却也晓得轻重。
玉嬛的住处在东跨院,这会儿丫环仆妇都躲在廊下看雨。
而很多事的转折,都是因永王为玉嬛而运营的一场刺杀。
帐内天光暗淡, 唯有一灯如豆, 惨惨将熄,中间一卷兵法, 还是昨晚他翻看的那页。
虽说宦海沉浮是常有的事,但刚调入都城就贬回原处,还降了官职,毕竟欠都雅。
十岁进京读书,十四岁出门游历,三年后科举考了进士功名,他畴前过得顺风顺水,是名冠魏州的才俊。当初他高中进士,没仗着家属权势留在都城为官,而是来了边地,在军中历练磨砺,练就浑身本领,也博得个五品职位。
幸亏院里热水常备,孙姑催玉嬛脱掉湿衣服钻进浴桶,拿枯燥柔嫩的巾子帮她擦头发。四顾不见随身服侍的丫环,便问道:“石榴呢?这么大的雨,也不晓得给女人撑伞。这如果着凉受了寒,夫人很多心疼。”
这时节的雨真是说下就下,不过半晌,豆大的雨点便噼噼啪啪砸下来。
瓢泼大雨浇得人浑身凉透,那伤势血迹更是令人惊骇,她手指颤了颤,稍稍游移了下,便决然叮咛随行的仆妇,“找人把他抬到近处的屋子,别叫淋雨,备些热水看看伤口。石榴跟我走,从速去请郎中。”
泡在暖热的浴汤,淋雨的寒意被遣散,玉嬛缓过劲儿来,便特长指头绕着一缕青丝,提起旁的,“实在也没事,喝碗姜汤就好了。倒是后院有小我受伤昏倒着,待会我们去瞧瞧,好不好?”
手里的玉骨团扇掉落,她低头去拣,标致的杏眼里尽是惶恐。
玉嬛轻喘了口气,指腹揉过眉心,下认识捏紧刚从宏恩寺求来的安然符袋。
……
求安然符袋是她偷着溜出府的,不能叫孙姑晓得。
亲人和好友在永王的阴狠下挨个丧命,他虽名震边疆军功赫赫, 却毕竟万箭穿心。
孙姑声音一紧,“受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