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大伊万给打印好的全彩卫星舆图,石泉对比着箭头的位置在舆图上找了一圈,还好还好,这两枚箭头都位于拉多加湖中的两座小岛上,得亏了这是卫星图,如果是浅显手机舆图估计底子不会显现这两座看起来只要针鼻儿大的小岛。
兄弟俩将车停在奥西诺维茨生命之路博物馆泊车场的时候,时候才方才凌晨十点半,这座附属于俄罗斯中心水兵博物馆的分馆每天上午11点才开放,以是他另偶然候。
1942.4.13 2:00 瓦夏叔叔归天了
那场暴风雪的暴风异化鹅毛大雪的可骇场景直到现在想起来仍旧让他有些后怕。这还是陆地上,这还是他躲在具有三防驾驶室的太脱拉房车里。
“残局倒霉啊...”
这条东起科博纳港西至奥西诺维茨的冰上生命线在列宁格勒被围困时最多每两周就必须改换一次线路。
不过正所谓尽人事听天命,既然接了拜托,石泉并不介怀为一名苏联女豪杰做点儿甚么,何况这件事本身并不亏损。
1942.5.13 7:30 妈妈归天了,萨维切夫一家都没了,只剩下塔妮娅一小我了....
跟何天雷商定了等下在内里调集的时候,石泉拿着个小条记本装模作样的钻进了博物馆。
1942.1.25 15:00 奶奶归天了
因为当时没有人偶然候、有多余的力量去帮他们收尸,并且捐躯兵士甘愿战友把他们沉湖也总好过被那些忍着饥饿逃离列宁格勒的灾黎拿来充饥。
石泉不由的把重视力投向了拉多加湖的东岸部分,如果把拉多加湖看作一块正方形面包片的话。这块面包片左下角也就是西南边向是列宁格勒,也就是明天的圣彼得堡,左上角紧挨着俄罗斯和芬兰的边疆。
如果这个猜想是精确的...
它位于和奥西诺维茨隔着拉多加湖相望的科博纳港,两地之间的直线间隔仅仅30千米摆布,但如果沿着拉多加湖岸边开车畴昔的话却有将近120千米的路程要走。反过来讲,这也是冰上生命之路的意义地点之一,它不但绕过了德军的封闭,更收缩了路程。
在假定这支运输队没有沉湖的前提下,起码他已经圈定了接下来的寻觅范围。如果那支失落的运输队也是从科博纳港解缆的话,那么他要搜刮的面积就小了很多。
同时这枚绿色箭头地点的科博纳港还是拉多加湖冰上生命之路的起点,从这里,一袋袋的面粉,一箱箱的药品和兵器弹药被冰上运输队们冒着生命伤害送到了围困中的列宁格勒。
1942.5.10 16:00 阿廖沙叔叔归天了
而考虑到当时的暴风雪,运输队当时最明智的操纵就是尽量靠左尽量泊岸走,如许固然有能够碰到德军,但起码总比偏航向右终究丢失方向掉进底子没有结冰的拉多加湖中间要好。
这几张日记上面的先容里,这位塔妮娅固然撑过了封闭期,但终究还是在列宁格勒挽救后不久便死于耐久的营养不良,时年仅仅12岁。
石泉回到房车里,将拉多加湖舆图铺在桌子上做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他固然没经历过拉多加湖的暴风雪,但却在蒙古国经历过一次草原暴风雪。
这座博物馆固然会让每一名观众在分开前表情变得沉重,但却多少为石泉接下来的寻觅供应了一些思路。
1942.3.17 5:00 列卡归天了
从博物馆里出来,石泉守着渣滓桶点上烟三两口抽完总算勉强压抑住了起伏的心境。
固然只是过来对付了事,但石泉却没有走马观花,这里的很多质料能帮他理清接下来寻觅的重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