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班念烈班大人奉旨来东城办事,快放行。”
当夜,几人便暂住在城中的驿站当中,秋夜冷寂,冷风缓缓,别人早已安睡,却唯独高越与仪容两人拥衾难眠,他们虽分开两地,但却都半卧床榻,想着本日于山岗之事。越于夜下蹙眉,为那女子的出身倍感沉重的同时,也不由暗叹这人间平常人的不幸。而仪容,眉宇舒淡,枕手卧于床榻,心中为坦言这段心结而痛快,同时却也因听者乃一名非亲非故的男人而耿耿于怀,如此纠结着,直到半夜时分,方才浅浅睡去。
朝阳渐升,微光覆盖着整座城池,城东街头青烟燃起,药香四溢,十八里铺的百姓的皆携箸碗奔了过来,列队争抢着汤药,越立于木桶前,耐烦地为他们施发驱疫之药,世人皆立于侧,瞧着这番热烈的气象,瞧着这逐步规复活机的都城,不由倍感心慰。
“我每天打扫那山墺板屋,是为了我娘,与那疯僧无关。”仪容淡然道,“他害我娘于那深山野林中等了一辈子,自个儿却独走四方安闲清闲去了,当真是不公。”
“········”
翌日,晨光熹微,城郊之别传来阵阵马蹄声,只见那垂柳掩映的阡陌巷道之上,一行人正策马向东城赶来。
“恨。”
“游子思亲当回籍,举目无亲在生地,伉俪相亲甜如蜜,儿思娘亲黄连苦;茯苓切片三分白,朱砂研粉一片红,金银花开连珠串,小小葫芦七小巧,此句虽短,却饱含人生之苦,忧喜并蒂,那和尚于山墺当中驱疫之时既能写出此言,想必他定是心有所思,才会提条记之,这一字一句间所暗含的酸楚与无法,想必仪容徒弟定会比我感之更深,怨偶然,恨偶然,唯那拜别之人还能返来,才是最好。”
立于高越跟前,尚子笑着道。一侧的慕容昌胤瞧着这对主仆,又暗自蹙了蹙眉,虽有不悦,但还是等着他们说完话,方才抬声开口问道:
“仪止原是留意过此事,但细思未得其果,更是不便多问,遂只好不了了之。”他望着那立于山岗上的身影,喃声道。
“而后,娘亲便生下了我,如果浅显农家定会喜出望外,盼着一家人乐享嫡亲,何如那玄虚终归是和尚,有清规戒律的束缚,又有那萧洒不羁的性子,他给不了娘亲一个名分,只能将她整天藏于山墺小屋当中,如此的委曲,娘亲也毫无牢骚,可待东城时疾除却以后,那和尚秉从赋性,便扔下我们母女云游四方,独留娘亲一人将我扶养长大,当时,山墺沉寂,鸟兽虫鸣皆可闻,娘亲每日每夜提心吊胆,守着佛门等他返来,可那和尚却杳无音信,直到我七岁那年,天降大雪,她染上风寒病重了近一个月,和尚方才踏雪而归,奈何为时已晚,娘亲等了那么久,可当那人返来时,她却已经不能再睁眼了。”说道此处,仪容闭目蹙眉,暗掩着心中之痛,顿了很久,方才沉声道:“娘亲身后,玄虚便将年仅七岁的我送到了华霜寺,而后将他平生这一段不但彩的风骚事奉告了方丈,那方丈心肠极善,念我无人顾问,又顾及佛家的颜面,便已父母双亡孤苦伶仃的为由,将我养在了寺内,今后以后,那和尚便一去不返,仿佛是无颜面对那段风骚债普通,再也未回过此地。”
“来者何人?”
“你回东城已有十来日了,为何此地还是一派荒凄宁寂之景?”
此时,城门外,几名流兵保卫在此,将那策马奔腾欲进城的一行人拦住。
“这华霜寺虽乃女寺,戒律深严,但唯独只我一人蓄发修行,且可自在下山而不受拘束,仪止施主可有想过这是为何么?”很久,仪容沉声问道。
进城的慕容昌胤瞧见长街上的宁寂之景,不由蹙了蹙眉,转眼瞧见一侧走来的高越,便抬步迎了上去,正欲开口诘责,却被多日未见着主子的吕尚子抢了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