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鹿浑同宋又谷端坐堂内,见堂下有俩少年,俱是弱冠年纪,脸孔清秀,眼神清澈。
宋又谷搔了搔首,面上愧色愈发绷不住,口唇吧唧两回,一拢歧岔路肩头,直打哈哈,“瞧瞧,你这孩子,怎不早说?”话音方落,又自袖底取了本身的一锭银子,直往歧岔路掌中一塞,“一来路上总要破钞,再来也算本公子的一份心,你且多买些香烛纸钱,莫要怜惜。”
宋又谷无法瞧了五鹿浑一眼,心下也知:隋乘风一辈子,除了痴迷武学,旁的一概入不得心,此般无欲无求顺天报命,自是难将这雪山天下门发扬光大。既知名,又有利,日日粗茶淡饭,离群寡居在此幽寒之地;莫说是血气方刚的少年儿郎,就算是些个修行多年的和尚和尚,怕也是六根难净,降不住心魔。
“草草埋于祁门关城西,龙子窝。”宋又谷冷哼一声,立时又再询道:“你可知隋掌门好友何人?”
“师父本是随性之人,也不喜甚缛节繁文,故而葬于那边,如何下葬,想来其不会在乎。”歧岔路边道边笑,顿挫顿挫着,却又蓦地哽咽,半晌喘不上气,直憋得脸颊通红;抬掌拭泪不住,再惹得短褐尽湿。
五鹿浑同宋又谷脑内灵光一现,对视一面,齐齐起家上前,扯了歧岔路衣袖,疾道:“甚么池?内里可有禽鸟?”
二人拱手,直冲五鹿浑敬道:“见过王爷。”
宋又谷想也不想,鼓腮应道:“若破此谜,我们定能得些异教端绪!”
歧岔路咧嘴笑了笑,将那银子转予冥冥脱,后则拱手作揖,边施礼边道:“王爷如果呆得乏了,可在山上转转,切莫行得太远。这雪山气候,瞬息万变。”
言罢,歧岔路冲五鹿浑同宋又谷稍一摆手,傻笑道:“一来一去应不过旬日。若二位不嫌,便放心在此住下,待我回返,给二位献上个特长的蜜酿獐肉。”一语未落,走得干脆;脊背坚硬,行得端方。
“冥冥脱这是第一回下山?”
“那,你们师父养不养鸟?”
见宋又谷面上生疑,歧岔路仓猝摆了摆手,拥戴道:“师父只说,那朋友多年前亡故,并常自言自语着,说如果本身当时一并去了,反倒好了。细算起来,怕那是廿岁前的陈年旧事。当时候,我同师弟尚未出世,更未得入师门,那里晓得恁多?”
宋又谷闻声,强忍了笑,嗤道:“堂堂雪山天下门,便只要你二人?”
三今后。雪山天下门。
宋又谷悄悄咽口唾沫,胸膺初时尽是莫名豪气,口唇微开,朗声一笑,“原觉得他当是‘岔道当中有岔道’,熟料得竟是个‘一条门路走到黑’,撞了南墙撞北墙的一根筋!”
五鹿浑瞧一眼冥冥脱,下颌一探,令其先行,见歧岔路欲随后跟上,这便轻咳一声,留道:“你但是为你师弟作了筹算?”
“鄙人笨拙,无甚本领,习了十多年,那一手乘风归也未学得师父三成。但是,虽知复发兵门有望,我却必得同雪山天下门共存亡。不求旁的,只愿三不五时将那门匾擦得发亮。若等个四五十年,我身子老迈,爬不了高,走不了路了,我便将那天下门的匾额取了,抱在怀里,含笑闭眼,也算没将这门派砸在本技艺上。”
歧岔路抿了抿唇,待退了两步,方再弓身,轻道:“真的无甚飞禽,倒是有只雪山白猴,时不时往池内寻些热气。”
五鹿浑面色稍显丢脸,却也自知人各有志,实在不能强求,心下唏嘘一阵,反手自袖内取出锭银子,掷于歧岔路,轻道:“既是如此,自求多福吧。”
歧岔路同冥冥脱对视一面,俱是唇角轻颤,目睑倒耷,齿牙磕碰个几次,不得只言,唯有齐齐叹口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