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呸,说得再好听,不过是个商贾出身,真真好想头……”
未隔了几日,林家在京里独一的长辈,自来最是散淡的林侍郎竟然携妻亲身上贾府拜访,林侍郎这几年虽未曾升迁,但品阶总在贾政之上,兼他又是礼部尚书的对劲弟子,这两大哥尚书年龄渐高,礼部各项事体早已交给上面人等措置,林侍郎这两年纵是再躲懒,日子也没有昔日轻闲了。谁知本日竟有空过府一叙,非常让贾政受宠若惊,自个儿吃紧往外院赶时,又特特地叫人往内宅里送了信。
主客坐定,相互酬酢了两句。为着林夫人问候起两人提起娘娘探亲一事来,王夫人掩不住忧色,不由多说了两句,林夫人也笑着接道:“……要说贵府确是块福地,先时善慈仙姑就是在府上得遇仙母,从而认祖归宗,重拾嫡亲,此等善事自是早已传遍京都,大家都是赞叹的,现在作了娘娘探亲之所,恰是……”
林夫人笑了笑,“京中现在很多人都在说呢,我家老爷也是才晓得的,说是才不久前贾府的老太太于席上瞧见一名梨园出身的女人同我家玉儿长得非常得像,待得细问,方知竟是您白叟家流落在外的外孙女……”
贾母听着前话就抬了抬眼,善慈仙姑一事……说甚么豪杰不问出处,真若如此,汉高祖不会有个赤帝之子的传说,蜀主刘备也不会自予中山靖王以后,以善慈仙姑现在的身份,有又多情愿被人提及当日的看菱呢。且似这等由人下人的小丫头变着人上人的仙姑……再是传诵的天花乱坠,于卫羽士而言,也没甚么可称道的――就连她都是不大愿提起的。这位林夫人道子虽温婉,但因有个在礼部供职的夫君日日耳濡目染,于礼数上夙来是一丝不错的。现在好好的,却提起这个来……平素里为着黛玉的原故林家人年节里也是要来拜见于贾母的,只这般特地拜访,倒是头一回……
“要说胡涂也有一个,人家回回也不顾路黑夜深地借驰名儿地到处寻他,他却半点不知,只在那边为个果子挣得要死要活的,才是个真胡涂的,凡是有眼睛的,谁瞧不出来呀,也够难为这一名的……”
“听闻老太太新近又认了位外孙女,不知可否请来一见?”
王夫人只觉本日有些喜不自禁了,只是客气话还晓得说两句,“林夫人客气了,大女人性子好静,平素……不大出院子,倒也未曾让我们操多少心……”要王夫人说黛玉句好话实在太难,一句“平素只在老太太跟前尽孝”要打她嘴里吐出来,也太难为她了,“你们本就是她的亲长……”她的话中的转折将将要出口,却被贾母半路岔了去,“当初她父亲将这孩子交给我,纵是瞧在她母亲的份上,凡是我有一口气在,也不会薄待了她去。林夫人大可放心!”说是林家,真算起来不过是出了五服的宗亲,贾母心下忿然。
王夫人还在笑辞,“不过是儿孙辈该当作的罢了……”贾母却一针见血地问道:“玉儿?玉儿受了甚么委曲,为何不来与我说?”
林夫人听了就要今后堂去,王夫人瞧着忙也跟了上去。丫头们忙趁这工夫上前来清算了,贾母沉着脸瞧着贾政引着林侍郎进前问安,按着性子瞧着两人坐了,不待林侍郎开口,就问贾政:“此事你如何看?”
谁知没得一会子,却有婆子出去传话:“老爷带林老爷出去给老太太存候来了。”
2、本章我写得很艰巨,内容很难措置,黛玉及林家的反应太软~~同原著就没甚么辨别,太硬,又不太合适当时的环境,毕竟是大师族,又都在宦海,谁也不会等闲获咎人,又不能叫人看轻了~~要想的东西太多了,写了很多遍,老是几百字后就写不下去了,改来改去,改成现在如许,或许还是有措置太硬的怀疑,但~~~管它的呢,人活着,非论男女,总得有些血性,人不自重,何来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