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晋乱 > 第176章 王浚上奏伐吴,司马炎大殿议兵。

我的书架

“你!”

说完仍觉不纵情,他又蓦地回身直面贾允,腰间的金鱼袋微微闲逛:“贾侍中,可还记得永平元年并州之乱?当时因犒赏不公,三千守兵背叛......”

现在,他没有食言,他做到了,做的轰轰烈烈!

杜预月前所呈《荆襄策》忽从御案滑落,帛书展开处朱批"宜速"二字不由闪现,犹带着墨香。

副将杨济更是握紧腰间新铸的环首刀,寒光掠过他年青面庞,蓦地生出一股肃杀之气。

殿中顷刻响起嗡嗡群情声:“马隆立了盖世奇功!”群情声中,老臣王浑捋着斑白长须,浑浊的眸子倒是不断的转动着,而年青的中书监荀勖紧紧盯着本身的笏板,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武帝猛地站起家,九旒冕上的玉珠簌簌作响:"好!自泰始七年鲜卑兵变,十年间折损我朝四员大将,本日因了马隆而终见功成,实乃我社稷大幸!朕岂能不再厚厚封赏?”

转眼之间,大殿之上沉寂一片,铜漏的水声俄然变得清楚可闻。

中书令张华手持象牙笏板趋前一步,殿外忽起穿堂风,将他孔雀翎织锦官袍吹得猎猎作响。

贾允不等杨珧说完,马上厉声喝断,额角青筋不由暴起:“本日岂能容你胡口乱言!”

荀勖看着丈余长的白练账目,轻抚玉笏接口:“臣闻益州船匠多逃往汉中,可见......”

又要一唱一和的禁止司马炎伐吴。

殿内温度骤降,骚动之时变得更加混乱,混乱当中,卫将军杨珧握紧象牙笏板,指腹摩挲着上面雕镂的獬豸纹样,不时抬眼,他瞥见御阶旁的铜漏,水滴正落在辰时三刻的刻度上。当年随兄长杨骏在弘农郡募兵时,那些乡勇捧着粟米饭团送行的场景俄然闪现——若没有及时封赏,这些豪门后辈的忠心又能保持多久?

司马炎看着如此诡异的场景,不由想起月前访问的凉州信使,阿谁满脸冻疮的驿卒跪在阶前,泣声诉说马隆的军队在祁连山缺粮时,虽也频频掠取的粮食,但掠取不到时。曾也煮皮甲充饥。而现在这些口口声声为国为民之臣,哪个又能做的到?只怕粗茶淡饭一口也吞咽不下去,只晓得在大殿之上以泄私愤。

这是益州刺史听闻马隆封赐,按捺不住心中建功立业的欲望,连夜上的一道请战伐吴的奏章。

司马炎凝睇奏章末句“时哉勿可失”,恍忽中犹见五年前羊祜在此处咳出的血渍——那日老臣攥着帝王衣袖嘶声道:“若待孙皓迁都修城,东吴恐十年不得下!”

跟着圣谕颁下,二十万雄师如棋盘落子般展开:安东将军王浑接过虎符时,腰间玉具剑与青铜兵符相击,收回清越鸣响。这位并州名将眼角细纹里还凝着并北风沙,江西水网地形图早已烂熟于心。

杜预笔锋力透三层素帛:“昔汉宣帝平羌后,召责贰言诸臣,使其叩首赔罪。今若半途而废,他日功成之时,陛下欲仿此故事乎?”

“不能不驳!”杨珧不由心震:“臣觉得太常卿所言不当!"边言边就跨步出班,孔殷当中,绯色官袍在青石砖上扫过,几近扬起灰尘。“去岁募兵时,朝廷许以'斩首一级赐田十亩'之诺。信誉尚且还在耳边环抱,现在将士血战得胜,朝堂若怜惜爵赏,难道令全军寒心?”

推荐阅读: 绝世剑主     道破天心     这个宫廷是我的     重生凰宠倾天下     绝色千金赖上我     天元图录     重生之千金传奇     我,摆烂王爷,父皇要我造反     网游之天榜     亡而复生     神话之圣道     全球御主:开局签到火拳艾斯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