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辉祖一笑,“那我们就坐山观虎斗!”
第二每天文历法算术考完后,肃文自忖这场必定是甲品级一,这勿庸质疑,就是策论、翻译也是不差的。
他没有站在权力的峰顶,天然感受不到那飓风的短长,乃至连风吹也无从知觉,而他现在所处的咸安宫,倒是在处在风眼之上,不管内里飞沙走石,拔树倒屋,这里仍然安静。
墨裕当真看他一眼,“肃文,你是比之前窜改太多,上元节郑王府里,我差点觉得你不是我熟谙的阿谁肃文了。”他从袖里抽出一张纸来,渐渐展开,“你看看这是甚么?”
“那里来的?”肃文一把攥紧了纸条。
肃文严峻地看着宏奕,谁知那宏奕还是面不改色,他只是略略一看,接着把那纸条掖到袖子里。
中间一个郑姓的笔贴式笑道,“这测验忘了带砚台,赶明儿放你出去作官,你再忘了带大印,呵呵,今个幸亏有你三叔。”
……………………………………
“嗯,”荫堂格格一笑,“还是那句老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为黄雀,又有何不成!”
“真是考题?”
就在他悲观绝望之时,一名侍卫打扮的人却仓促走了出去,他快步走到宏奕身边,把一张二指宽的纸条递到他手里。
“考题!”暗夜中,灯笼的亮光把角檐的暗影投入屋中,两人俱是埋没在一片黑暗中。
宏奕安静地接过来,略一沉吟,笑着看看魏瑛,“前日,皇上召我进宫,还谈起君子小人之辨,要不时警戒本身,我看,……这又不是会试殿试,一样考的是《论语》,不如将考题改成,‘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令人也,器之。’魏大人,你看如何?”
吏部的司官起家拿出一火漆封存的卷宗,外务府的司官也凑上前来,两人相视一笑,开端脱手。
讷采与宏奕友情不普通,宏奕也不会说出是讷采报的信,如许既能庇护讷采,也能把这炭团扔出去。
“不要,千万不要,”肃文略一思虑,顿时道,“你如果讲出去,你顿时会成为众矢之的,不但那些手里有考题的门生会痛恨你,就是吏部出题的司官也会遭到惩罚,他们更会记着你,惹了他们另有好吗?”
“交给我呀,我来办。”肃文道,他伸手将纸条掖进袖子里。“行了,放一百个心,你擎好吧。”
肃文一眼不眨地盯着两位司官,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如果开卷宣题,那再变动已是来不及了。
“那如何办?”墨裕对策论非常在行,他并不惊骇测验,可这手里的考题却如烧得通红的炭团,扔,扔不得,接,又怕烫动手。
又是一天寅时。
不到寅时,西华门外就人头攒动,灯笼高照,吏部的司官、外务府的司官及由吏部遴派的考官都云集在此,加上监考的护军统领、参领和八十名护军,再加上这些大人的长随及九十名咸安宫的学子,门外竟是如赶大集普通热烈。
只见宏奕并魏瑛、成文运、阿里衮、秦涧泉等人笑着走了出去。
讷采看看他,见他一脸慎重,猜疑地接过来,顿时张大了嘴,“这是?”他声音突然压得很低。
…………………………………
肃文笑笑,跟着讷采走进一间屋子,讷采正在找着砚台,肃文却一把拉住他,“叔,你看!”他从袖里摸出纸条。
“你晓得我的,正白旗官学就是些许认得几个字,呵呵,再就是能背点篇目。”肃文道。
外务府毕竟豪阔,考场大堂里,竟点齐了碗口粗的蜡烛,把个大堂照得明晃晃,亮堂堂,谁想作弊舞私,是一点不能。
肃文拿起热茶喝了一口,“嗯,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