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儿看出那小旦的扮相与黛玉颇像,年事也相称,只是当着外人的面却不好打趣的,因而抿着嘴笑不说话。这时那薛家人也有凑热烈,拿了赏钱要去打赏的。她们过来时,天然就把贾家的女人与薛家大女人比较,只见贾家并排坐着三位女人,都是极标记的,切近老太君坐着的又有一个女人,年纪虽小,边幅却极其出众不俗。此中薛家一名媳妇才去打赏了小旦和小丑,细瞅了两眼,俄然笑着说道:“我看着这小旦,活像老太君身边坐着的那位女人。”
到了正月二十一日,就是薛宝钗的生日了。王熙凤、王夫人与薛阿姨筹议着,为薛宝钗在贾府里搭了一个小巧的戏台,定了一班新出小戏,有昆腔(姑苏昆山的昆曲,代表作有牡丹亭)也有弋腔(江西的,也叫高腔。最后以佛道故事为核心,下文西纪行一戏就应当是弋阳腔的。)在贾府里摆了几席家宴酒菜,贾府诸位女眷几席,薛家的一些女眷一两席,别的备些茶果点心。
“漫揾豪杰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草鞋踏破随缘化。”
黛玉本来想着有外人在场,凤姐儿天然不会拿她再打趣儿,谁想到这薛家人倒是不懂礼数的。难堪尴尬了一回,顾着大师礼数和贵族风仪,又是众目睽睽之下,只得出来把世人的脸面圆畴昔。她这边说完,只听老太太说道:“我这个外孙女儿从小在我身边养大。最最是招人疼的,又懂事、又孝敬,比亲孙女儿更和我知心。”
袭人赶紧低着头说:“只是有一件事,宝玉现在爱读书了,我就想着,太太多劝他留在房里勤奋,少和姐姐mm们一起玩,昔日的弊端也便能够渐渐改过来了。”王夫人听了,感觉非常有事理,便说:“难为你想得殷勤。今后宝玉的房里有甚么事儿,他和谁吵嘴了,你尽管来奉告我。就是他不听你劝了,也尽管来和我说。”说着,又让彩云去取两个银锞子来,赏了袭人,又叮咛了她很多话,这才放她归去。
戏台子就设在王夫人的院子里,贾母带着黛玉、湘云、宝玉和迎春、探春、惜春等人坐在一间厅堂里,劈面是薛家在京都的女眷。薛家的女眷谦让了一番,薛宝钗便先往贾母这儿来。因为是薛宝钗的生日,贾母便让她先点。宝钗推让不过,依贾母昔日的爱好点了一出《西纪行》,接着是凤姐。凤姐晓得贾母固然喜好热烈,但是更喜好插科讥笑之类的笑话,因而点了一出《刘二当衣》。随后让黛玉点,有薛宝钗、凤姐讨贾母欢心,黛玉因而点了一出《牡丹亭》作罢。贾母也是笑着点了点头,随后是宝玉、湘云、迎春、探春、惜春、李纨等人。
酒菜过后,王夫人等人又点了一回戏,桌子上的残羹剩菜都撤了下去,换上各色点心、果品,两家的女眷都并在了一排,世人接着看戏。贾母深爱那一个做小旦的和一个做小丑的,因而命人带出去,细看越感觉敬爱不幸。因而问两个孩子年纪,那小旦才十一岁,小丑才九岁。贾母命人拿些果子赐给她们,又别的赏了两吊钱。
王夫人便仓猝带着薛阿姨、薛宝钗往贾母那边去。这一返来的是一个红衣大寺人带着两个小寺人,只听那大寺人说道:“已故林如海的遗女是哪一个?”贾母、王熙凤等人赶紧让出黛玉来,说道:“这就是了!”
袭人得了赏,又见王夫人对她言听计从,心想只要再哄一哄宝玉,令他转意转意也就是了。是以感觉长出了一口闷气,回到房里,连晴雯的指桑骂槐也不计算,收起了赏银,还仍就到宝玉房里来奉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