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你要怪,便怪我。不要怪母后。她也是为了天家子嗣着想,才会三番五次地提起广开后宫之事。”
她主动挑了本家的堂妹进宫,刚传出喜信,便册封为淑妃。丽妃也紧跟着有了身孕,一前一后生下了两个皇子。
她统统的泪水已在夜晚流尽,逼着本身挤出一丝笑容:“皇上待臣妾情深义重。结婚数年,从未碰过别的女子。臣妾心中感念之极。现在昌平已有七岁,皇上膝下只要一女,便是臣妾,心中也非常焦炙。”
昌平公主挑了挑眉,淡淡道:“我幼时读书的时候,母后可不是这么说的。”
三皇子四皇子春秋相若,俱都资质聪慧。
不过,抱一个四岁孩童的力量老是有的。
俞皇后笑着嗯了一声,目中闪过一丝唏嘘。
昌平公主侃侃而谈,俞皇后无法地笑了一笑:“罢了罢了!你说的有理,我未几嘴便是了。”
她记得本身七岁之前,母后和父皇是多么的恩爱。当时的母后,如同盛放的牡丹,国色天香,光彩耀目,风华夺人。
建文帝挑眉一笑,大步上前,俯身从俞皇后怀中抱起小郡主。
昌平公主深深呼出一口气,定定神道:“晚膳已经备好,父皇,我们一起去用膳。”
“母后的发起,臣妾也同意。臣妾是皇上嫡妻,也是中宫皇后。宫中不管谁生了子嗣,都得称呼臣妾一声母后。”
先是李太后言语相逼,以后,朝臣们也结合上了奏折。
“莲娘,对不起。”
建文帝心中不忍:“瑾儿还小,你对她如何这般严苛?今后隔五日就让她歇息一日,进宫来陪一陪朕和你母后。”
小郡主扁扁嘴,不敢再吭声。
以后,便是后宫大选。
对小郡主的心疼溢于言表。
建文帝欣然应下,抱起小郡主向饭厅走去。
昌平公主走上前,扶着俞皇后的胳膊,轻声说道:“母后,我扶着你。”
建文帝幼年习武,身子非常健朗。现在人至中年,长年劳累政务,于女色上又无节制,身材大不如前。
俞皇后:“……”
可惜,二皇子生来便有口疾,到了两岁学话之时,便已露端倪。
似有一双手,生生地探进她的胸膛,将她的心扯得支离破裂。
俞皇后被噎了一回,倒也不恼,不无自嘲地笑道:“母后现在老了,心肠也软了。那里舍得瑾儿受这等苦。”
实在讨人喜好。
……
李太后一口气选了十余个王谢闺秀进宫。李家的女儿,也在此中。建文帝最是孝敬,不忍拂逆李太后情意,先临幸的恰是李氏女,也就是二皇子的生母李贤妃。
“皇上的儿子,就是臣妾的儿子。”
“玉不琢不成器!”昌平公主不觉得意地应道:“这是我幼时母后常说的话。女儿一向服膺于心。”
……
小郡主脆生生地喊了一声皇祖父。精美白净的小脸高高仰起,伸手要抱。
俞皇后一顷刻的痛苦,建文帝并未留意。
又苦着脸小声恳求:“皇祖父,你替我和母亲说讨情可好?每日背书太头痛了,隔一日背一次行不可?”
建文帝似未发觉她的言不由衷,又或许看出了也无可何如,沉默地用力地搂紧了她。
年青的建文帝一脸惭愧,紧紧地握着她的手:“我曾对你承诺,此生和你联袂到老,恩爱白头。除了你以外,我的内心再容不下别的女子。”
建文帝和李太后俱心中不满。
……
建文帝被逗得畅怀一笑。
建文帝对这两个皇子,颇是爱好。
俞皇后笑容却淡了一淡。
生昌平公主时,她遭受难产,用了猛药才安然生下孩子。却也是以完整伤了身子,以后再无所出。
“瑾儿已经好多日没进宫了。”建文帝笑着逗弄怀中的小郡主:“皇祖父皇祖母每日都惦记你。你就不想皇祖父皇祖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