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家子嗣愈发昌隆。建文帝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昔日曾对她许过的“平生一世一双人”的信誉早已被抛之一旁。
生昌平公主时,她遭受难产,用了猛药才安然生下孩子。却也是以完整伤了身子,以后再无所出。
俞皇后笑容却淡了一淡。
昌平公主侃侃而谈,俞皇后无法地笑了一笑:“罢了罢了!你说的有理,我未几嘴便是了。”
……
俞皇后被噎了一回,倒也不恼,不无自嘲地笑道:“母后现在老了,心肠也软了。那里舍得瑾儿受这等苦。”
可惜,二皇子生来便有口疾,到了两岁学话之时,便已露端倪。
建文帝对这两个皇子,颇是爱好。
建文帝却道:“儿子需严格教诲,女儿宽松娇纵些也无妨。今后长大了,想挑甚么样的夫婿都能够。又不需才名做嫁奁,学得这般辛苦又是何必。”
……
先是李太后言语相逼,以后,朝臣们也结合上了奏折。
又苦着脸小声恳求:“皇祖父,你替我和母亲说讨情可好?每日背书太头痛了,隔一日背一次行不可?”
她被逼无法地让步让步,任由李太后为天子选妃。
……
世人皆重子嗣,皇家更是如此。
建文帝欣然应下,抱起小郡主向饭厅走去。
昌平公主挑了挑眉,淡淡道:“我幼时读书的时候,母后可不是这么说的。”
便连俞皇后,也张口拥戴:“你父皇说的是。瑾儿才四岁,便是读书开蒙,也无需这般峻厉。让她五日休沐一回。”
“现在,是我有负于你。”
俞皇后也不似常日那般守礼,并未起家施礼,还是将小郡主抱在怀中,昂首笑道:“瑾儿,快些让皇祖父抱一抱。”
“玉不琢不成器!”昌平公主不觉得意地应道:“这是我幼时母后常说的话。女儿一向服膺于心。”
以后,便是后宫大选。
对小郡主的心疼溢于言表。
她记得本身七岁之前,母后和父皇是多么的恩爱。当时的母后,如同盛放的牡丹,国色天香,光彩耀目,风华夺人。
建文帝将小郡主高高举起转了一圈。小郡主咯咯笑了起来,高兴欢畅的孩童笑声,在椒房殿里外回荡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