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律
作者:吕不韦
中心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其虫倮,其音宫,律中黄钟之宫,其数五,其味甘,其臭香,其祀中霤,祭先心,天子居太庙太室,乘大辂,驾黄骝,载黄旗,衣黄衣,服黄玉,食稷与牛,其器圜以揜。
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能够粪田畴,能够美土疆。
是月也,令渔师伐蛟取鼍,升龟取鼋。乃命虞人入材苇。
凡生,非一气之化也;长,非一物之任也;成,非一形之功也。故众正之所积,其福无不及也;众邪之所积,其祸无不逮也。其风雨则不适,其甘霖则不降,其霜雪则不时,寒暑则不当,阴阳失次,四时易节,群众淫烁不固,禽兽胎消不殖,草木庳小不滋,五谷萎败不成。其觉得乐也,若之何哉?故至乱之化:君臣相贼,长少相杀,父子相忍,弟兄相诬,厚交相倒,伉俪相冒,日以相危,失人之纪,心若禽兽,长邪苟利,不知义理。
音初
宋景公之时,荧惑在心,公惧,召子韦而问焉,曰:“荧惑在心,何也?”子韦曰:“荧惑者,天罚也;心者,宋之分野也。祸当於君。固然,可移於宰相。”公曰:“宰相,所与治国度也,而移死焉,不祥。”子韦曰:“可移於民。”公曰:“民死,寡人将谁为君乎?宁独死!”子韦曰:“可移於岁。”公曰:“岁害则民饥,民饥必死。为人君而杀其民以自活也,其谁以我为君乎?是寡人之命固尽已,子无复言矣。”子韦还走,北面载拜曰:“臣敢贺君。天之处高而听卑。君有至德之言三,天必三赏君。今夕荧惑其徙三舍,君延年二十一岁。”公曰:“子何故知之?”对曰:“有三善言,必有三赏,荧惑有三徙舍。舍行七星,星一徙当一年,三七二十一,臣故曰‘君延年二十一岁’矣。臣请伏於陛下以服侍之。荧惑不徙,臣请死。”公曰:“可。”是夕荧惑果徙三舍。
周昭王亲将征荆。辛馀靡长且多力,为王右。还反涉汉,梁败,王及蔡公抎於汉中。辛馀靡振王北济,又反振蔡公。周公乃侯之于西翟,实为长公。殷整甲徙宅西河,犹思故处,实始作为西音。长公继是音以处西山,秦缪公取风焉,实始作为秦音。
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周公及召公取风焉,觉得“周南”、“召南”。
三曰: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天大风,晦盲,孔甲利诱,入于民室。仆人方乳,或谓:“厥后,是良日也,之子是必大吉。”或谓:“不堪也,之子是必有殃。”后乃取其子以归,曰:“觉得余子,谁敢殃之?”子长成人,幕动坼橑,斧斫斩其足,遂为守门者。孔甲曰:“呜呼!有疾,命矣夫!”乃作为“破斧”之歌,实始为东音。
季夏
是月也,令四监大夫合百县之秩刍,以养犠牲。令民无不咸出其力,以供皇每上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以祀宗庙社稷之灵,为民祈福。
五曰:五帝三王之於乐尽之矣。乱国之主何尝知乐者,是常主也。夫有天赏得为主,而何尝得主之实,此之谓大悲。是正坐於夕室也,其所谓正乃不正矣。
制乐
四曰:欲观至乐,必於至治。其治厚者其乐治厚,其治薄者其乐治薄,乱世则慢以乐矣。今窒闭户牖,动六合,一室也。故成汤之时,有谷生於庭,昏而生,比旦而大拱。其吏请卜其故。汤退卜者曰:“吾闻祥者福之先者也,见祥而为不善,则福不至。妖者祸之先者也,见妖而为善,则祸不至。”於是早朝晏退,问疾吊丧,务镇抚百姓。三日而谷亡。故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贤人所独见,世人焉知其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