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童扑闪着眼睛,俄然大声叫道:“阿翁言,凡是南人北来者,皆豪杰尔!”
刘浓神情一怔,继而嘴角一翘,江北之人不识得刘浓,却识得竹叶青,捧着酒碗,朗声笑道:“恰是此酒,此酒乃以粟酿,而粟出自中原之土,故而,当敬一白。”说着,便欲倾碗注土。
“哦?!”
“咦!”
恰是播种季候,青青田埂上,农夫扛着锄头来往,虽是老者过老、幼者甚幼,可他们眼神却都带着希冀之光,非同庐江野民那般,满眼只要仓促与木然。
来福等人神情顿时一沉,刘浓剑眉微挑。
北宫道:“庐江尽是流民,此地为何安矣?”
进村,四下皆是修补屋舍的人,皆是老幼妇孺,老者指着繁忙的人群,笑道:“此乃义阳流民,青壮入军,妇孺归各村、坞,老朽之坞太小,不能尽数收纳,故而复村。如有一日,但使村庄成丛,老朽便是马上闭目,亦当畅怀也!”
来福目光搜索着郊野,问道:“韩翁,村中青壮安在?”
便在此时,有一群人仓促从村中奔来,抢先之人叫道:“韩翁,有客由江南而来,有通关牒文!”
此乃战乱产品,堡内统统修建,皆为抗敌服从。
韩翁神情一呆,继而一喜,笑道:“本日乃何日也,莫非竟又有南来之豪杰乎?”说着,便离席而起,奔出去驱逐,转念想起刘浓尚捧着酒,面色蓦地一红,顿步折返来,笑问:“未料竟再有南人渡北,但是与刘郎君同业者?”
老农身边的小童抑着稚嫩的脸,脆生生的道:“尊客自吴郡来乎?吴郡至远也,有大江相隔,南人不北来,北人亦去不得南!”
刘浓听闻老农与幼音的话语,便知他们非同普通农夫,定是诗书传承之家,又见小童虽是面色泛黄,但眉宇间却颇是清秀,眼睛里明灭着灵洁,手里尚捉着一只草编青螓。
刘浓遣青衣斥侯扣问,她命人一轮箭雨射返来。
四野皆静,韩翁嗅着酒香,俄然惊呼:“此酒,乃竹叶青乎?”
穿过村庄,坞堡闪现于眼。
轻风渐起,扫过苍茫野草,田埂上,莫论农夫尚是小童皆跪于丛中大礼三拜,刘浓置身于其间,但觉胸怀壮烈,连日来的阴云一扫而尽,深深吸得一口气,撩起袍摆跪于田埂,对着郊野与农夫,沉沉一揖。一揖以后,纵身跃上马道,翻身上马,扬鞭欲走。
说话间,越来越多的老农扛着锄头走来,与那父老普通蹲坐于野草中,看着刘浓啧啧奖饰。
呈牒过关入淮南,一入淮南境,天高云阔。
“韩翁,诸位乡民……”刘浓举起酒碗,目亮如星。
曲平刀眉一展,笑问:“白叟家,此地可有清流饮马乎?”
刘浓骑着飞雪扬鞭瞻望,村庄还是残破,但却升腾着缓缓炊火;瘦狗追逐着家鸡,引发一阵鸡啼狗跳;总角小童来回奔驰,清脆的笑声响满郊野。
一把抱起小童,笑道:“非也,非也,刘浓至吴郡而来,吴郡在江南,南人现下便在你面前。”说着,又虚虚扶起跪在地上的其他农夫。
“壁人,豪杰尔!”
韩翁捋须笑道:“往南十五里,有驻军三百于坞,往东三十里,亦有重军扎堡。淮南,乃祖豫州坐镇之地,莫论坞堡与流民,皆不成乱!”
未几时,虎帐已起,营外摆满草席,席中置放着各色吃食,都是些细粮饭菜,唯有刘浓等人之席较为丰厚。韩翁殷切的劝食,小童瞅着席中肉食直咽口水,眼睛直直的,身子却坐得笔挺,双手按膝侍礼相待;而那些流民妇孺亦眼露殷殷之色,却尽皆走到远处,沉默望着这群带刀往北之人。
老农追至垅下,叫道:“刘豪杰,且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