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荟蔚捉起青木汤勺,探壶勾水,焉知,汤勺几度沉伏,壶中亦搅波,但匙中却空空无也,稍徐,她的手指颤了两下,悄悄瞥了一眼郗璇,面上泛着涩然的笑,也不勾水了,把匙一搁,理了理耳间发丝,镇了镇神,笑道:“此事,荟尉略有耳闻,却要恭喜,恭喜他了。至此而后,两相看不厌。”言罢,转目看向别处,伏于腰间的雪指则不竭的互扣、互扣。
紫心兰挽起茶盏,萝袖遮了半张脸,稍稍抿了一口。
……
顾荟蔚想了一想,烟云水眉渐渐皱起来:“嗯,如是……”
半晌,郗璇回过神来,不知何故,脸上悄悄一红。
“何如……”
郗璇与她订交莫逆,心知她性洁孤傲,却已作蚕自缚,眉头暗皱之际,便决定给她来一记狠的,便淡声道:“日前,郗璇听闻汝南郡公大喜,日娶双美,一者乃陈郡袁氏,一者乃吴县桥氏。此事,不知蒹葭可有耳闻?”言至此处,挑眉看向顾荟蔚。
柳絮微湿,草尖浅凉,顾荟蔚怔于柳树下,定定的看着车辕上的人,渐而,眸子泛湖、湖生波纹、波纹潋滟。
婢女婢于一侧,不时的偷瞧着无载,神情略显担忧。婢女出自甘氏,无载亦出自甘氏,现在繁华尽逝,世上唯留主仆二人,沿着昔日无载来时的路,剖水东返。
恰于此时,蓬舟泊岸,王羲之懒懒起家,将绳索抛向岸上,当即便有侍从将绳索系于柳树杆,支起长长的舟板,王羲之抖了抖袖,踩着木屐登陆,待至岸上,蓦地回顾,朝着舟中二女笑道:“璇儿,顾小娘子心中自有山川,故难见别物。此情,乃为心痴,此情,是为自知。”言至此处一顿,朝着顾荟蔚一揖:“任它风起云涌,吾独取此一水,足矣!”言罢,缓缓起家,挥着宽袖拜别。
“吱……”
顾荟蔚则浅浅一笑,碰了碰郗璇的肩,捉狭道:“雨过山川逢,山中有王郎,子房痴而自知也。”
舟中,二女皆怔。
茶汤两盅,一者自饮,一者在对岸。
顾荟蔚看了一眼王羲之,见其正醉于山川中,她的嘴角一弯,谛视着郗璇,低声道:“旧事已枉,子房何必立足于昔日,而忘此面前山川。”说着,看向娟秀的青山,翠绿的湖水,眸子垂垂迷离,声音却悠远:“山川相依,山斜于水,水倒于山。两厢隔岸,两厢看不厌。”
对岸坐着一人,紫色的花簪,紫色的深衣,紫色的背纱,恰若一蓬紫心兰,悄悄的秀于湖光山川中。
郗璇接口道:“如是我闻,去岁花已谢,观花人犹醉,盘桓于树下,展转而忘归。”言罢,一瞬不瞬的看着顾荟蔚。
却于此时,琴声不知起于那边,轻飘飘的荡于风中,绕着浪花打了个转,一丝丝,一缕缕,钻民气魂。琴音悠远、澹泊,无载的神情却极惊,眯着眸子,蓦地一回顾,只见在蓝天白云下,青柳江岸畔,凸现一方尖石。
“何如?”桃红小女郎却未就饮,悄悄嗅着茶香,眸子却悄悄瞟着劈面的女子,神情略显严峻。
郗璇颦眉凝川,心中烦恼。
孤零飞石沉伏于浪,中有一人,一案,一琴……
顾荟蔚捉盏细抿,似在细细品着此中滋味,半晌,浅浅一笑:“子房何需自谦,此茶即若忧昙,花开一瞬,无人得见,然,明月已闻。”把盏一搁,又道:“经世光辉。”
顾荟蔚嘴角翘了一翘,笑了一笑,何如笑由心发,人虽笑着,意却未笑,尚存多少无法。
钱塘,武林水。
顾荟蔚回过甚来,和顺的笑着:“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荟蔚处己之世,尝己之态,冬寒复春暖,心中唯自知,何来悔也?”说着,端起双手,朝着郗璇浅浅一福,细声道:“子房心系荟蔚,不远千里而来,荟蔚感激不尽。然,荟蔚心系此山此水,尚望子房莫论其他。”神情决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