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春娇在易峋身后,低着头,亦步亦趋的跟着。
易峋拉着秦春娇进到了门内,熟门熟路的走到了内堂。
易峋接过筷子,内心有些庞大的滋味儿,既欢畅又有几分失落,这算是谁照顾谁呢?
内堂上,那些皮料已堆在了一张八仙桌上,一老者正在一旁细细的打量着。
易峋听了这话,倒也不气恼,只是又说道:“王掌柜,这两年间我但有皮料都是送到你们这儿来,再没去过别家。你刚才也说,我的货色是没得挑的。我们之前是订过条约的,每尺皮子甚么价,条约都写的明白。这两年间,也不时有别家货行问我要货,但我们既然有条约在前,又是老友情,我都一一回绝了。现在虽说还该按着条约的代价走,但王掌柜既然开口了,我让一分倒也不算甚么。”
易嶟正想喝骂,易峋却说道:“去厨房给他拿块馒头来。”
这番话,是易峋早已推测的。
这芥菜疙瘩是客岁年前腌好的,易家已吃了一夏季了,实在有些腻歪了。但也没体例,夏季没有别的菜蔬,除了萝卜白菜,就是腌菜。
她嫁到宋家,熬了半辈子,也如赵太太普通,只要一儿一女。女儿取名宋小棉,十四岁那年,就说给了娘家侄子赵不足。两家本就是亲家,现在亲上加亲,走动更加频繁。
秦春娇洗了碗,正坐在灶火边生闷气。瞥见他出去,就问道:“嶟哥,此人如何会跑来要吃的?”
他刚才如许说,实在是店主的意义,同易峋打了两年的交道,看可否将代价压下来些。
一家子,繁忙却温馨。
门里立时出来两个青衣小厮,也不消易峋脱手,便将那些皮料都抱进门去。
村里人偶然戏谑他:“二牛, 我叫你一声孙子, 你承诺了我就给你一个肉包子。”
为人还特别谨慎眼, 如果被打的急了,他明着干不了甚么,趁着黑天今儿往你家门上挂个死猫, 明儿拿粪涂了你家的墙。癞蛤蟆趴在你脚背上, 不咬人恶心死你。
两家说定了本年景亲,赵红姑便趁着打春这日,带了女儿回娘家。一来是看看娘家亲戚,带女儿也瞧瞧打春的盛况,二来也是让两个孩子相互靠近靠近。
明天既不出门又不见甚么客人,她涂脂抹粉的做甚么?早上起来,她也就涂了些津润皮肤的香膏。
秦春娇立在一旁,低头瞧见那门帘内里,有一双藏青色漳绒串珠云头靴在桌子下头。
破着脸皮和一条烂命,他谁家门上都敢去,连易家兄弟俩都敢招惹。易家兄弟比他都还小个几岁,他也能喊哥哥, 就为了口肉汤吃。反正全村爷们儿差未几都给他当过爷爷,也未几这俩哥哥。
秦春娇昂首望去,只见这货行面阔三间,顶上悬着一座极新的朱漆匾额,龙飞凤舞的刻着“盛源货行”四个大字,门上人进人出,热烈非常。她晓得这家货行,在京里是极有花样的,买卖做通南北,从本方物产,到西洋罕物,无所不有。即便是相府,一年四节八时,凡是添置大宗的物件儿,也是到这儿来大班。货行的老板,在京中也算是有那么几分脸面,在相府大夫人面前也敢拿上两分乔。
王掌柜将他们送到门上,见他们走远了,那张老脸顿时垮了下来,啐了一口:“现在甚么世道,叫乡间的泥腿子爬到脖子上来了!”
他一言已毕,端起了一旁的茶碗,却没有喝茶,而是递到了秦春娇的手中。
赵桐生的mm赵红姑,就在这日带了女儿回到了下河村。
两人一起往西,出了城东集市,又进了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