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她做的椒盐,别说云昌镇,估计在全部建昌县内都是头一份。
“我去拿笔。”玉梁欢畅地跑进屋里,把宝贝的笔墨砚台拿出来,将墨磨得浓浓的,羊毫蘸好墨汁,递到玉栋手里。
钱掌柜一愣,拿上等龙井做比,这是嫌本身按中等代价给,给的太低啊。
“钱掌柜,实在这茶有个名字,名叫两宜茶。取自寒暑两适宜之意,这茶夏季放凉了喝消暑开胃,夏季喝热茶可暖胃活血。”
他将酒楼里的名茶说了一遍,人家嫌夏季热茶喝着太烫,又嫌酸梅汤太涩口。
他先递过一张纸,玉栋伸手接过,颜庆江伸头一看一个字都不懂,又窝回椅子里了。
倒不是来不及烘烤,而是玉栋和玉梁一天也就抓到这点泥鳅。
他恐怕被人半路撬墙角,酒楼一关门,也顾不得天不早了,带了一纸合约,到玉栋家了。
玉栋看玉秀对本身微微点头,晓得大mm是情愿的,“钱掌柜,这合约我们承诺。”
她为了让哥和淑儿小四吃得惯,椒盐里花椒和盐巴的比例,没按蜀地人的风俗,而是用一份花椒配五份盐巴。
玉栋第一次被人称呼颜大郎,玉淑和玉梁听了冲着他嘻嘻直笑。
钱掌柜屁股一沾上椅子,就直奔主题,亲热地跟玉栋说,“颜大郎,你们做的泥鳅干,明天有没有新做啊?另有阿谁凉茶,另有没有啊?”
本来,明天带归去的两斤泥鳅干,几个客人一吃连说好吃,明天一上午,已经来了几拨人点这道菜了。
六文钱,村里这些人家,光靠种田种地,都没有这么多。
这代价,是昨日的两倍,的确是高价了。
第二天一大早,仓促吃了几口早餐,四人就繁忙起来。
玉栋不下地了,背着背篓和玉梁一起去抓泥鳅,玉秀和玉淑两人在家中烘烤,不过一天工夫,又做出了四斤泥鳅干。
玉栋和玉秀两个细细读了一遍,这合约上,写明本年玉栋他们制作的泥鳅干除了自用以外,都得卖给五味酒楼,五味酒楼按二十文一斤的代价收买,送多少收多少。
玉秀娓娓道来,谈了一番茶性药性,几小我听得一愣一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