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把沈阳城的有两位总兵,贺世贤与尤世功。
但是冯三元、魏应嘉、张修德等人还没完了,又连章极论熊廷弼的不对。看这架式,熊廷弼不死,这三个吃饱了没事干的官员决不罢休。
袁应泰方才升任辽东经略,就忍不住想尝尝尚方天子剑锋利不锋利,钢口好不好。
贺世贤有些苍茫地问道:“弟子下山,不知该投奔那边,做些甚么?”
尤世功自打见到贺世贤,便一见仍旧。尤世功习武出身,对于贺世贤的武功敬佩不已。特别对贺世贤的胆气佩服得无可无不成。两人熟谙不久,就拜了把兄弟了
天启天子一再嘉奖袁应泰,并奉告他:“爱卿尽管在火线放心兵戈,火线的事不必忧心。”
这个朱童蒙,与熊廷弼类似,文武双全,腹有良谋,战不畏死,胆气冲天。他平生清正廉洁,忠敬爱国,但他有一个和其他官僚不异的特性。就是他也看不惯熊廷弼的做派。
朱童蒙到了辽东转了一圈,返来禀奏天启天子:“臣自从进入辽东,不管士卒还是百姓,逢人必说辽东数十万生灵,皆是因为熊廷弼才得以保全至今。这辽东现在能支撑到现在,全赖熊廷弼。能够说没有熊廷弼,就没有现在的辽东。蒲河一战,熊廷弼孤军驰援沈阳,胆色何其雄浑。他功绩卓著,并非冯三元、魏应嘉、张修德三人所说的那样。”
天启天子闻言,很对劲,刚要退回熊廷弼的辞职陈述。
天启天子眨巴眨巴小眼睛,想了想,就同意了。刚要下旨让这三位嘴皮上的能臣,前去辽东查对办竟,却被人给拦住了。
尤世功与贺世贤固然友情莫逆,但在脾气上却有很大分歧。他脑筋沉着,心机周到。(有点像三国期间的王平)
恰逢此时,总兵何光先贪没军饷,被袁应泰抓了一个正着。袁应泰立即就把何光先给斩了。
这一日师父童生将贺世贤叫道本身的跟前:“世贤啊,你入庙门已经三载,现在是下山的时候了。”
朱由校固然是个文盲,对于治国也不是很明白。但对于臣下扯淡也听很多了。他从朱童蒙的话中,还是听出了一些意义。